懶惰永遠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在孩子最好奇、最有上進心的年齡,有的家長不會說話,這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變得懶惰,甚至連喝水都困難。這種慣性一直持續(xù)到孩子長大成人,而這種狀態(tài)似乎很難改變,讓很多家長非常著急,卻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調(diào)動孩子原本的積極性。那孩子懶惰有什么好方法?
孩子懶惰的原因
1、家長包辦
這位家長很勤奮,孩子的生活小事無論大小,都承包了。連系鞋帶,穿衣服,穿什么都可以給孩子安排。孩子玩玩具弄一堆,別玩了,幫忙收拾,吃,給飯盛,吃個雞蛋也是父母剝的,所以孩子能做的你都幫他做,孩子不需要做,一直懶就行,衣手送張嘴。
不勞動也能解決,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孩子缺乏鍛煉的機會,什么都不會做,不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不敢嘗試,離開父母后,基本沒有自理能力。
2、要求嚴格
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不要總是抓住孩子的錯誤,有時把它們放大,取笑它們。孩子們還在學(xué)習(xí)和練習(xí)自己的生活技能,做不好是難免的,自己盛飯,攤一桌湯;自己洗襪子,弄的到處都是泡沫;疊衣服,疊得亂七八糟,家長就忍不住了,“怎么把飯灑的到處都是,裝滿一碗都散了一碗”“洗個襪子快把一塊肥皂用完”“越是收拾爛攤子,衣服都快讓你擰成疙瘩了”。說這些話的時候,家長毫不在意,殊不知把一盆冷水潑了孩子們想努力的心在孩子看來,自己的努力只是為了父母的挑剔和批評,才會讓孩子有“不如不做,也不用罵”的感覺。這種消極心理。
3、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的時間觀念較薄弱,就會顯得自我管理能力差,沒有一個正確的時間觀念,做什么都會顯得拖沓。孩子起床不想起,吃飯時他人都吃完了,孩子還在不緊不慢的邊玩邊吃,每次家長說去干什么,孩子都不立馬去做。這些都是時間觀念差的表現(xiàn)。
孩子懶惰有什么好方法
1、父母是一面鏡子
家長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需要考慮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家長該如何解決孩子懶惰的行為,在生活中找到孩子們可以爭取的目標(biāo),并幫助他們一點一滴地去實現(xiàn)。
這種所謂的成就感,以后可能會成為刺激孩子進步的想法。只有父母不斷發(fā)掘孩子的潛力,給他們一些向往的東西,才能自然而然地擺脫沒有上進心的標(biāo)簽。
相信對孩子也更有幫助,無論是找到孩子能激發(fā)孩子的點子,還是家長以身作則,相信都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努力的愿望。
2、探索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
父母不妨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他們?yōu)槭裁床幌肱δ兀渴前职謰寢層?xùn)斥了,還是不想努力了?這種認識對于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所以我們要清楚孩子本身的特點,給予他相應(yīng)的刺激。
3、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
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為孩子制定一個實用的“學(xué)習(xí)清單”,時間也要規(guī)劃好,以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家長的心理期望為折衷點。當(dāng)孩子無法獨自完成這些計劃時,父母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但必須禁止孩子半途而廢。
4、及時糾正孩子的懶惰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除了要起到表率作用外,還要起到督促和勸導(dǎo)的作用。當(dāng)孩子注意力分散,持久力下降時,切不可因為孩子一時心軟而縱容。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規(guī)則可以隨意打破,不僅不利于孩子的自律,也不利于激發(fā)他的主動性。
希望每位家長意識到,過于懶散的習(xí)慣一定是會給孩子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的,我們作為家長能做的一定要是今早幫助孩子改正。祝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以上就是孩子懶惰有什么好方法的小技巧,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