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發現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不管孩子做什么,好像都磨磨蹭蹭的,似乎都很難有自己的時間觀念,不僅在行動上鉆牛角尖,而且還很低效率,小學生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小學生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1、教會孩子“時間”的概念和價值
從大約三四歲開始,孩子們就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傳遞時間的概念。進入學齡期的孩子,先從抽象的數學思維入手,可以結合科普閱讀,對他有些感覺,“多少時間可以做出多少東西”的概念。
比如汽車、火車、飛機一小時能跑多少公里,精確到零點零一秒搶救黃金時間只有四分鐘,等等,讓孩子們意識到時間的寶貴,激發他們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做事。一旦孩子的內心對自己的價值感和成就感產生了渴望,煥發的潛力將是無限的。
2、以身作則,讓孩子珍惜時間,規律作息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有良好的作息習慣,緊湊有序的作息時間,高效的工作不拖沓,孩子們看在眼里,無形中受到了啟蒙。
但是,家長不要整天把“要有時間感”、“要養成好習慣”掛在嘴邊,在引導孩子的時間觀念上不要做得太刻意,不要過多的引導和控制。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家庭的整體日程。
3、學會做“慢半拍”的父母,不要輕易打亂孩子自己的節奏
一個通常完全被理解的孩子,不會經常被無理打擾,當有緊急需要或必須準時遵守時間表時,他們會愿意合作。
4、尊重孩子的個性,引導孩子
培養時間觀念,重要的是引導孩子養成適合其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的“大習慣”。不要去擔心沒有家長的嚴格管控,孩子會滑下滑坡,變得越來越雜亂無章。只要我們始終相信孩子天性好的一面,他們的適應力就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強大。
5、讓孩子適當體驗不守時的后果
在不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明顯傷害的情況下,適當地讓孩子承受不守時的后果是一種反激勵,可以補充正面教育。
小學生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感,要給孩子時間,讓他理清時間順序,能控制時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