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一個小時你還沒吃完!”“不要磨練或起床,否則你會遲到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做事慢,但父母越催孩子越慢。很多家長為此苦惱,但為什么孩子還是做事遲到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么做?今天就給大家分析兩種常見的拖延情況和處理辦法。
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么做
1、依賴父母型
很多父母都是為孩子做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養(yǎng)成了等著父母指揮,督促父母去做,而不是督促他們?nèi)プ龅牧晳T。
面對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要耐心教給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系鞋帶等。只有當孩子的技能提高了,他的依賴才能逐漸減少,他可以自己做事,不受父母的催促。
父母為孩子做任何事,在教孩子基本功時往往不耐煩,強迫性地告訴他們:“不要穿那樣的鞋!”“不要這樣收拾你的包!但是當孩子們聽到這些指示時,他們會變得更加困惑,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明確的指示,用明確的語言告訴孩子“現(xiàn)在應(yīng)該做”。
2、缺乏時間感
要建立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和養(yǎng)育態(tài)度極為重要。所以這里有兩種方法可以“啟發(fā)問題”和“體驗后果”。
啟發(fā)性問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該多使用啟發(fā)性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學會思考,及時激發(fā)興趣,感覺自己能干。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jīng)常會問路:“你需要做什么才能保證上學不遲到?”“或者放學后你打算做什么?”
體驗后果:如果您設(shè)定了早上離開家的時間,而您的孩子沒有堅持完成,讓他或她想辦法去上學。如果您的孩子忘記帶家庭作業(yè)或書籍,讓您的孩子體驗被老師批評的后果。
父母不應(yīng)該說教,而是應(yīng)該在孩子親身體驗跟不上時間和重視時間的后果后,對他們表示同情和理解。當孩子平靜時,問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幫助他思考如何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fā)生,例如:“對不起,我今天錯過了公共汽車。我們該怎么做才能按時離開家?”學會提出問題并讓孩子自己想出解決辦法往往比講授和口述更有效。
以上就是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么做的兩種解決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您讓您的孩子做個有時間觀念的人,高效有計劃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