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都比較看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希望自己的孩子開朗、活潑、樂觀。與人交流時,能大方、不怕生。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膽小、害羞、不善于交際,并且不容易融入其中,他們可能會擔心。那么,孩子膽小怎么能解決?
孩子膽小怎么能解決
1、不要強迫孩子與他人互動
尤其是2、3歲的孩子,不太會表達,害怕陌生的人或事物,這就是孩子還小,如果把孩子送到陌生的人群,或者強行叫人,等孩子玩,孩子可能有壓力,會越來越怕生。
同時,如果孩子性格內向,那就接受吧,內向和外向的性格各有千秋,不要覺得內向一定是不好的,家長認為孩子內向是缺陷,會給孩子形成壓力,家長焦慮也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內向。
2、幫助孩子與同齡人交往
可以請熟悉的朋友帶孩子回家玩。您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社區等孩子經常玩耍的地方。鼓勵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但要注意為孩子選擇朋友。一開始時同伴的數量要限制在2-3個,不要太多;
其次,要選擇性格相近的孩子,不要選擇特別強勢好斗、性格內向的孩子,一開始要讓孩子交朋友,溫柔平和的陪伴會讓孩子更安全,也更容易相處,不容易沖突。
三是孩子們一起玩,準備注意玩具,玩具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根據玩伴的數量,準備玩具盡量讓孩子自己玩,避免沖突搶玩具。
四是給孩子介紹游戲,比如出去玩,其他孩子一起玩,看情況把孩子介紹給那些孩子,幫助孩子進入游戲,讓孩子和他們一起玩。
3、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膽小,有時是因為缺乏自信,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育兒專家建議,平時在家的時候,給他一些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比如簡單的家務,鼓勵他去做。給他一些選擇,讓他自己做決定,比如今天穿什么,讓他選擇出去吃飯吃什么,孩子自己寫信,可以增加信心,如果孩子遇到困難,父母應該給他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也是孩子變得自信的情感基礎。
4、父母應該樹立好榜樣
父母的榜樣對孩子也很重要。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
為什么孩子膽小
1、媽媽過于強勢
太強勢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比較唯唯諾諾,也缺乏自信,因為在家他基本沒有話語權,不管做什么事都會被否定,他的一切問題都是媽媽說得算,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與把握,猶猶豫豫小心翼翼。
2、父母過于溺愛
心理學表示,被過于溺愛的孩子通常比較沒有自信,因為缺乏自主鍛煉,在家父母什么事都依他,什么事都幫他想好,導致他很少遇到挫折,也很少為自己的生活狀態擔憂,所以缺乏思考能力與處事能力,久而久之,養成了凡事都不太懂得處理,以至于表現出謹慎膽小的特征。
3、受到打擊或陰影
受到環境的打壓或發生欺凌事件,或者受到同學的排擠或嘲笑,環境因素造成小孩子膽小的原因,比如,怕自己的言行又被嘲笑或戲弄,從而越發的沒自信。
總之,對于孩子膽小怎么能解決,家長也不用過于擔心,對于幼兒來說,慢慢引導即可。對于已上幼兒園的,就要多去關注與思考,探究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方能對癥下藥,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