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撒謊行為怎么辦?首先不要著急,至少能夠證明孩子的思維能力方面沒有什么問題。據調查顯示,其實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說謊。而且……成年人每天平均要說7-10句謊話,所以小孩子說謊是成長當中正常的現象,在得知孩子撒謊的時候,你第一反應是不是就是要拆穿,并且狠狠地批評,想讓孩子記住教訓。然而拆穿孩子的謊言,并不會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反而會讓他下次把謊言編得更加周全。與其去拆穿孩子,還不如我們先弄明白孩子為什么撒謊,再正確的引導。
孩子愛撒謊該怎么教育
1.分不清想象與現實
由于自身年齡偏小,六歲以下的孩子更容易搞不明白幻想和現實。其實孩子這時的說謊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達出來。孩子在為了達成自己的愿望時,會通過講一些不切實際的假話來合理化自己的要求。比如孩子趁父母不在家時偷吃了糖果,被發現后,卻說是經過姥姥同意才吃的。
2.逃避懲罰的自我保護
有時候孩子明明做了一件事,卻不愿意選擇承認,這通常是因為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神態中判斷出自己的行為是不被認可的,出于愧疚、自責或害怕,他們被迫選擇說謊。那么,當孩子說謊時,我們應該怎么辦?不要給孩子隨便貼標簽。孩子說謊往往并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父母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品質劃等號,不能因為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孩子貼上“小騙子”、“謊話大王”等標簽。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負強化的作用,可能會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說謊。
3.弄清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
由于父母的工作比較忙,有些孩子可能也會因為自己跟父母相處的機會交少,選擇用說謊的方式去爭取父母的關注。所以父母平日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互動,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4.明知撒謊,不要一再追問
其實,在父母選擇再問一遍自己的孩子真實原因是什么的時候,父母其實是希望能夠再給孩子一次說實話的機會,結果反倒又給了孩子一次說謊的機會。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如何去做,而不是一直追問。
5.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
最終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的是,在這個年紀做錯事是可以被原諒的,我們需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家長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無論孩子撒謊是因為什么原因,孩子此刻可能正需要我們的幫助。孩子可能已經被自己的行為嚇到了,所以下意識選擇了逃避。因為害怕孩子變壞嚴厲糾正孩子的錯誤,對于孩子來說,只是又受了一次傷。真正能夠幫助孩子理解現實和愿望之間的區別的,一定是父母持續回應的安全感。作為家長的我們教會孩子如何敢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找到原因積極的改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出色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