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鍛煉孩子,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辦到的事情。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都會擔心累到孩子,甚至是衣服都會幫孩子穿好,這樣的話其實并不好。作為家長要鍛煉孩子,讓孩子做簡單事情,如穿衣等,讓孩子多嘗試多學習,自然就會減少孩子的依賴。
2、給孩子制定生活目標,讓孩子逐漸遠離懶惰。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但是卻不想干活,作為父母可以將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給予食物或者是玩具,這樣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3、家長鼓勵孩子要多動手。很多的家長在聽到孩子抱怨后就處于疼愛的心理,幫助孩子完成,但是殊不知這樣恰恰是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或者用激將法讓孩子多動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就會好起來。
4、給孩子一個目標,讓孩子忙起來
有研究表明,忙碌的人比無所事事的人快樂,如果沒有想要實現的目標在瞎忙的話,就會扼殺這種快樂感。因此,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先忙碌起來,給孩子一個建設性的目標。雖然孩子性格懶惰,但只要有目標,他們還是愿意忙起來。
5、激發孩子的興趣
當孩子們對他們所做的事不感興趣時,他們就會變得遲鈍。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強烈的興趣,就沒有鼓勵他們克服懶惰的動機。此時,家長應該激發孩子們對各方面的興趣,使事情盡可能豐富有趣,一旦孩子有了興趣,事情就會更容易完成。
6、從小事做起
小孩子都比較好動的而且好奇心比較強,大人這時候讓他們做些事情他們是會很樂意接受的。當你下班回家,進家門的時候你可以叫他幫你拿雙換穿的鞋子;當你在擦家具的時候你可以叫他幫你洗一洗抹布;當你洗衣服的時候,你可以叫他幫你找來洗衣粉;當你煮好一個菜時,你可以讓他幫忙端菜上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