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抱怨她六歲的孩子太懶了。每天早上他都得讓他媽媽收拾他的書包。早上起床時,他不刷牙就開始吃飯。寶媽擔心是對的,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孩子太懶了,除非家里有礦,以后出去打工就吃虧。孩子不是天生懶惰,同樣,孩子也不是天生勤奮的人。孩子的成長來自他的父母和老師。孩子懶惰一般在于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增長了孩子的懶惰神經。所以,要孩子成為勤奮的人,父母可以做到這3件事,百試百靈!
孩子太懶怎么辦父母怎么教育
1.鼓勵孩子多動手,培養自理能力
根據各大醫院兒童保護科0~2歲神經心理發育標準,9個月大的嬰兒開始學習部分自理能力,2歲開始學習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吃飯穿鞋。家長要適當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時間和生活環境,讓孩子用筷子、系鞋帶、穿脫衣服練習手指靈巧,用鬧鐘管理自己的作業時間,讓孩子自己做從五歲開始做家務。比如鼓勵寶寶收拾他的包,父母不管,寶寶愛怎么收拾怎么收拾,丟東西也讓他,慢慢他會乖的。
2.父母應該利用其他孩子來喚起他們的自尊
孩子有自己的小伙伴,他們互相模仿,比較很有用,可以互相鼓勵進步。所以對于一些懶惰的孩子,可以比較勤奮的一方,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差距,這樣才能鼓勵孩子主動糾正。父母可以這樣說:“你不像你鄰居那么聰明,是嗎?他可以自己去買菜!我相信你比他好!”
3.給孩子一個目標一個任務
沒有理想和目標的生活,跟咸魚沒什么兩樣。對待懶惰,積極有效的方法賦予責任,忙碌的人比懶惰的人更快樂,給孩子一個TA喜歡,就能達到目標,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勤奮去體驗快樂,追求成果,忙碌的人有成就感,雖然孩子性格懶散,但只要有理由,他們寧愿忙碌。
孩子太懶怎么辦父母怎么教育,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勤奮的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學習并愿意做自己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但他們在給予和承擔責任方面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