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發脾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不耐煩,不聽話,脾氣暴躁,容易發脾氣。尤其是初中升高中準備階段,學業壓力大,復習效果不明顯,會增加他們的焦慮。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又不敢跟老師和同學一起攻擊,只好忍著,直到回家面對家人,爆發力十足。遇到孩子暴躁易怒怎么辦?家長應該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暴躁易怒怎么辦
1.不要和孩子糾纏
首先,父母要穩如泰山,永遠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糾纏不清。如果你的孩子無故生氣回家,不要和他講道理,不要打他,而要讓他發泄。等孩子發泄完了,家長應該上前抱抱孩子,還是拍拍孩子的肩膀,輕輕的說,心情是不是很不舒服?我能為你做什么?父母心態穩,孩子心穩。等到你的孩子消化了足夠多的負面情緒,然后問問你的孩子是否有任何問題,需要父母的支持。如果孩子愿意說話,家長要仔細聽,問孩子:你打算怎么辦?您認為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不要聽后說:“我認為這是應該如何處理的”或“你這樣做一定是錯的!”給孩子們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大人。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處理自己的煩惱。
其次,父母要對孩子的壞脾氣表示理解,理解不是縱容。我想說的是,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需要從認知上思考:這是我的孩子,他有麻煩,我理解他的行為,我不怪他。我想知道的是,他遇到了什么麻煩?我可以幫助他嗎?父母只要能這樣想,就不會被孩子的壞脾氣所傷害,當然也不會傷害孩子。因為懂,所以能把握。因為抱著,孩子才有安全感。孩子們依靠父母來獲得安全感。因為他依賴父母,所以他接受父母教他管理負面情緒的方式。
2.少說教,少嘮叨。
當很多家長,面對孩突如其來的的壞脾氣,忍不住開始講道理,接著就是無休止的咆哮。從出生到幼兒園,再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從小學到初中,一個流鼻涕的悲傷表情,表達了這樣的方式多么不容易,孩子多么不聽話,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父母松了口氣,孩子的脾氣卻越來越壞。與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父母需要學會將自己變成彈簧。孩子進,父母出。孩子出去,父母就進去。這間閉關之間,蘊藏著很多的奧秘,需要父母在實踐中去探索。
3.幫助您的孩子識別負面情緒的來源。
只要父母做好前三件事,孩子就不會嫌棄父母。等他們冷靜了,父母就會問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就會說實話。如果孩子不愿意告訴父母,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真誠地告訴他:好吧,你已經長大了,有些問題應該學會自己處理。但請記住,父母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即使全世界都拋棄了你,我們也會陪在你身邊,永不放棄!不要覺得這些話矯情,這是親子間最溫暖的“情話”,也是最光明正大的人的話!
4.學會與孩子一起做自己的情感管家。
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父母自己必須也要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多數喜歡發脾氣的孩子都有一個會發脾氣的父母。我兒子從出生就和我們在一起,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回家和家人發脾氣。為什么?因為他的父親很溫柔,從不輕易發脾氣。我的脾氣比較大,但我能分清場合,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我不會輕易發脾氣。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輕松、民主、合理、溫和的家庭里,所以他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發脾氣,而是通過友好協商和民主溝通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