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脆弱的,他們也常常會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響,產生出一些不良情緒,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幫助他們進行疏導,那孩子會出現很多不良的心理問題,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教。
青春期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1、遇到問題要解決。當孩子出現發脾氣的狀況,父母在孩子的身旁,就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我們可以試著去與孩子發生“共情”,傾聽和了解孩子的訴求,確認其情緒,并引導孩子離開讓他發脾氣的環境,待孩子真正冷靜下來了,再來一起分析原因,教會他如何識別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2、多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精心的愛護和家長付出的心血,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知道自己是被需要被愛護的。
我們做家長的需要多和孩子表達我們的感情,讓他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大方、自信樂觀,逐漸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得平和,不再暴躁。
3、接納孩子的個人需求,理解他。接納,是保持良好情緒的方法之一。當孩子發脾氣時,要告訴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是不穩定的,一會兒高興,一會不高興。他馬上就要變成一個成年人了,他正在過渡期。
4、雙向溝通。在孩子面前,不要只顧嘮叨,孩子這里不是,那里不好,而是要少說,多傾聽。在傾聽過程中多向孩子提問,向孩子表達同理心,要能夠反映孩子的情感。
孩子不愿說話時,就暫停說話,等他想說的時候再聽他說。如果,有些話不得不說,一是用幽默的方式去表達。二是多用我不用你,我感受到了什么,你怎么樣,就會變成指責與批評。三是明確表達對孩子的行為和成就的期望。
5、正確引導。引導情緒轉移,用積極情緒代替消極情緒,讓他們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想說就說出來,想寫就寫出來,甚至想哭就哭出來,這樣能夠緩解心理壓力。另外,還可以通過運動,或者散步、聊天、逛街以及唱歌等多種方式來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
孩子青春期脾氣暴躁易怒的原因
1、正常心理現象。進入青春期之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很快,激素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情緒的變化,受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的影響,就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遭到挫折的時候,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想法,比如自卑、自責、灰心喪氣等,這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現象。
2、缺乏安全感。人除了最基本的私人生活外,還有對于安全的需求。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如果被家長忽視了,這會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他們會不安甚至感到恐懼,他們忍不住發脾氣以此來發泄心中的負面情緒。
3、與家長教育直接相關的問題。在青春期,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愛好。如果父母及時制止或粗暴解決,孩子會產生叛逆心理。作為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獨立的好習慣,就必須放手,青春期脾氣的出現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
家長不要以家長的身份、說教的姿態去教育孩子,家長這時候要放低姿態,關心或傾聽孩子的內心,了解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的變化帶給她(或他)的不適感,了解孩子學習或交友中的困惑或無助,了解孩子的壓力。
每天要留出一點時間與孩子平和地聊天,多問多傾聽,不要急著反駁孩子,通過觀察、思考、體會總結孩子出現的問題,然后選擇恰當的時機在友好、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