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12歲的女兒放學回家后放聲大哭,嚇壞了家里所有人。待她平靜后,才了解到原來放學與幾個同學一起回家,同學之間聊天很愉快,自己卻插不上一句話,那么,青春期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呢?
青春期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1、創造促進孩子社會交往的環境
如果確定自家孩子真的存在“不合群”的情況,那么家長可以通過安排一些特別的環境來促進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切忌突然把孩子放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逼迫孩子合群。
通過孩子在生活中的點滴表現,多找機會表揚、贊賞、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語言交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等等,讓孩子為融入集體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
2、培養興趣
家長應該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發現孩子的特長后要大力培養和鼓勵,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多的自信。而且也會因為興趣愛好,結交更多的朋友。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戲,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高興。
3、鍛煉說話
發現自家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的話,家長就應該刻意多和孩子交流交流。俯下身子來,和孩子耐心溝通,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原因。是害羞還是被別人欺負了。面對這個情況,家長不要掉以輕心,而是應該及時掌握原因,以好對癥下藥。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哪些
1、與外界接觸機會少
家長很少帶出去玩,而父母也比較喜歡宅在家里,或者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由于缺乏與同伴交流玩耍的經驗,對外界環境的改變無法適應,最終導致沉默寡言、孤僻。
2、本身的經歷
其實也與環境有關,環境除了家庭之外,學校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區域,如若孩子從小遭受不好的經歷,可能對于其幼小的心靈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接而導致不愿與陌生人接觸,就連自己的父母可能都不太愿意放開心扉。
3、不認可自己
不合群的孩子內心基本都是不自信的,對于自身也是不認可的,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優點,成績不行,交際不行,樣貌不行等等,他們渴望證明自己,但是卻又被現實擊垮,想要站起來,卻又再次擊垮,其實根源還是在于不認可自己。
提醒廣大家長,青春期孩子不合群怎么辦,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寬容信任的環境,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及時關注孩子心理發展變化及需求,陪孩子去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學會傾聽孩子的煩惱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的正面積極的引導,來緩解他的孤獨感,讓他學會怎樣正確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