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家長都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太難相處了,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和父母作對,家長真的是無計可施,那么,青春期逆反心理教育?
青春期逆反心理教育
1、孩子與父母之間有代溝
因為身處時代的不同,孩子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來的三觀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與父母沒有辦法做到對彼此的觀念保持求同存異的態度,那么雙方之間就會出現代溝。
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的思想,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觀念,雙方在相處和溝通之中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種矛盾越積越深,孩子思想和行為無法得到父母的理解,于是便成為父母眼中的“叛逆少年”。
2、父母權威不可挑釁
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將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物,自己的命令不準孩子有任何違抗之意。
他們不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一味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成長。
在父母這種高壓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當他萌發了獨立自主的意識之后,想要反抗父母的權威,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這個尋求獨立和平等的過程,會被將父母權威視為至高無上的家長視為“叛逆”,認為孩子在挑釁自己的家庭地位。
3、孩子迫切想要證明自己
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擁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和獨立的判斷。他向往成人的世界,希望早點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能夠自己做決定。
這種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與父母想要管教孩子的行為發生沖突,于是孩子就被打上了“叛逆”的標簽。
其實,叛逆期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時期,如果孩子處于叛逆期,父母沒有好好引導教育的話,對于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
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加以贊美。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從而降低孩子的負面情緒,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抵觸。
2、與孩子換位思考
首先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思想是很正常的,家長也經歷過那段時間,所以在孩子出現叛逆想法的時候,家長要換位思考,去了解青少年心理,想想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產生共鳴后,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3、不要一味談學習
在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如果總是一味地開口便是成績、學習,會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懷疑家長的交流動機。可以嘗試找一個輕松的話題,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打開話匣子再談正事。
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愿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