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隨著生理和心理的快速發展,他們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如果不能及時克服,那孩子就會出現缺乏自信,缺乏動力,對自己未來感到迷茫的狀態,變得不思進取。
青春期孩子擺爛心理怎么辦
1、堅持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出現躺平、擺爛等情況,往往是因為他們無法獨立解決問題或缺乏動力。家長不應立刻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應該堅持讓孩子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并幫助他們梳理思路,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方向。
2、建立正面交流和鼓勵機制。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溝通方式,建立正面的交流和鼓勵機制,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關心。有時候,孩子躺平擺爛可能是因為缺少家長的陪伴和鼓勵。
3、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壓力。孩子受到挫折,會感到壓抑,恐懼,無助。比如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批評等。家長們應該開導孩子,讓孩子明白求學路上必然要經歷這些,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當孩子心情壓抑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散步等緩解郁悶的心情。
4、多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精心的愛護和家長付出的心血,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知道自己是被需要被愛護的,我們做家長的需要多和孩子表達我們的感情,讓他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大方、自信樂觀,逐漸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得平和,不再暴躁。
5、建立目標和計劃。與孩子一起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并幫助他們分解目標,逐步實現。當孩子清楚自己想要實現什么,就會更有動力去努力。
6、激發孩子的自信。給孩子鼓勵和支持,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當孩子充滿自信的時候,他們也會有更多的動力去嘗試新的挑戰。
7、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家長要少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有自主決策權,讓孩子更獨立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切都在父母的監控和催促之下。
青春期孩子有擺爛心理的原因
根據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青少年正處于同一性混亂的時期,他們正在探索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以及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這個階段,他們缺乏一個清晰而完整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經常感到空虛、迷茫。
并且,此階段的孩子由小學轉入中學,他們面臨著教育內容的增多,父母期待的提高,以及同輩對自己的壓力。諸多挑戰會讓青少年感到煩惱和倦怠,“擺爛”的需求提升,他們也許會嘗試使用懶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沖突,而變得懶惰。
青春期孩子心理問題怎么疏導
塑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作為父母,我們要與孩子一起堅持不懈地成長,不斷覺察自己,完善自己,給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以更健康的方式養育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孩子的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心靈滋養。
盡情傾訴。青春期孩子的傾訴欲望非常強,他們迫切渴望向別人展現獨立的思想和觀念。和父母交流有障礙,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交流又擔心被“出賣”,因此往往將傾訴對象轉向虛擬世界的網友。家長要爭取做孩子信賴的朋友,因為這是深入了解孩子想法。
注意交流方式。保持對話和藹,多一些鼓勵。埋怨、指責、嘮叨、抱怨,這些對于孩子來講,它不是營養而是毒素,是激發矛盾的導火線。用愛而不是用指責來應對這個時期,你就會獲得成功而不是失敗,這個愛不是小時候那種愛,是進入青春期還支持孩子去獨立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