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說,他們的孩子寧愿告訴他們的同學和朋友一些事情,也不想告訴自己。作為父母,沒有外人對他們的孩子了解的多。確實,小時候,我想和父母呆在一起,把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告訴他們,但長大了,我不想再告訴他們了,那么,孩子有事不愿意和家長說是什么原因?
孩子有事不愿意和家長說是什么原因
1、父母為孩子設定了過高的目標
父母的目標太高,孩子很難達到,或者直接達不到,嘗試告訴父母后,父母還是相信孩子可以做到,這種不切實際的信念,孩子內心壓力會很大,最后選擇獨自承擔,從而影響學習。
2、不了解孩子
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想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大人的眼光,認為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太小兒科了,由于這個階段孩子的生活經歷和認知問題不同,家長可能看起來確實是小兒科,有的學生會產生一些小矛盾。
比如家長認為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小事,但是孩子告訴你那個一臉的悲傷,請認真對待,把事情當回事,幫孩子指教,而不是簡單的敷衍孩子。
3、孩子有過說真話被懲罰的經歷,然后就再也不想說話了
人們都希望避免受到傷害,兒童也不例外。當他說實話被父母批評和懲罰時,他又一次為了保護自己,本能地選擇了不說話。
如何讓孩子愿意說話?當孩子對你說實話的時候,即使是錯誤的,也請確認他,說實話是好孩子,犯了錯誤我們改正,下次不要犯了。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家長和孩子交流要注意什么
1、學會尊重
孩子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也需要得到尊重。父母在跟孩子溝通事情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指揮、指揮,一味地講一堆道理。
蹲下,看著你的孩子的眼睛,在進一步溝通之前仔細聆聽整個故事。不要斷章取意,在你沒有聽完整個故事之前就開始責罵你的孩子。
2、多多鼓勵
不管是好是壞,只要孩子愿意告訴父母,就是好的現象,父母要珍惜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告訴爸爸媽媽的行為。即使您的孩子犯了錯誤,也要先表揚他承認錯誤,然后再教育他。
平時也經常鼓勵孩子在學校講自己的事情,并經常給予一些指導和建議,讓孩子養成找父母討論的習慣。
3、愛孩子,成為他們的后盾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后盾,而不是懲罰他們的工具。平時應該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他,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或傷害都可以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他們的父母是他們的后盾,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并懲罰壞人。
孩子有事不愿意和家長說是什么原因,家長如果想讓孩子什么都跟自己傾訴,就要注意孩子的說話態度和溝通技巧。學會尊重,學會理解,才能讓父母無話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