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見人的原因:1、孩子缺乏社交經(jīng)驗,與外人接觸的機會比較少;2、家長過度保護,孩子過于依賴家長;3、孩子受到過嘲笑,缺乏自信心。
孩子不愿意見人是什么原因
1、缺乏社交經(jīng)驗
但大部分家庭仍然是獨生子女家庭,這種家庭結構下的孩子都比較孤獨,缺少兄弟姐妹玩耍,對分享、合作等缺乏經(jīng)驗,冷不防推進外部環(huán)境中就容易裹足不前,感到害羞和害怕。
再加上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娃,與外界接觸少,與外界互動的更少,很多時候孩子都是跟著老人轉,一直圍繞著老人的生活圈展開社交,孩子自身發(fā)展也會受到限制,變成了含羞草。
2、家長過度保護
現(xiàn)在的父母好多都是“玻璃心”,這自然是關心愛護孩子的表現(xiàn),但也剝奪了孩子自主發(fā)展和交友的需求。不少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生怕外界環(huán)境有危險因素,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對孩子的交友更是從小就控制,怕自家娃受到傷害,或者玩得不愉快。
3、孩子受到過嘲笑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卻被父母批評為“宅”、“沒出息”,較之于開朗型的孩子,他們時常會蒙受這樣的“不白之冤”;有的孩子屬于慢熱型的,不是他不做,而是做的稍慢些,結果還是引起了別人的嘲諷和批評,認為這孩子“遲鈍”、“跟不上”。在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下,孩子會變得更加“向內投射”,選擇封閉自己以此來保護自己,因而就變成了害羞的人。
孩子不愿意見人怎么教育引導
1、鼓勵孩子社交
在小孩子的社交過程中肯定會有磕磕碰碰,家長要鼓勵孩子勇于面對,并想好妥善的解決辦法。對勇于交往的孩子,家長可多給獎勵,哪怕只是口頭的表揚也行。多多鼓勵孩子,給他們充足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在孩子克服害羞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到不急不躁,不要刻意放大孩子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丑事”,以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多些鼓勵,少些教訓,讓孩子能以放松的心態(tài)來交往,而不是總是在留意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
2、理解接納孩子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有社交恐懼時,并不是安慰孩子,更多的是嘲笑。認為和老師打個招呼就那么難嗎?吃不完的飯,問阿姨拿個打包盒難嗎?父母卻不知,無形中這幾句會深深的傷害孩子的自尊,使得孩子更加容易出現(xiàn)社交恐懼。因此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消除社交恐懼,首先在心理上要認同并接納孩子的這種行為。
3、和孩子深入交流
孩子在被認同之后,才愿意跟父母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比如針對某一個事件,父母可以去提問孩子。孩子特別懼怕老師,那么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究竟為什么那么怕老師?孩子想不想緩解這種懼怕老師的行為?為了緩解這種心理障礙,孩子愿意做哪些改變呢?深層次探討之后,孩子就知道懼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跨越過內心的障礙以及恐懼感,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