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回家了,就算是休息日,也喜歡呆在朋友家里或者其他地方,無論家長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都改變不了這種情況。
孩子不愿意回家是什么心理
1、家庭成員之間關系不和諧。有一些家庭中可能夫妻之間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夫妻之間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這個時候夫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范圍去生氣去爭執,完全顧不上旁邊還有孩子。
孩子在夫妻爭吵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即使當時沒有發作或者是表現出來,但是孩子會記在心底,等待所謂的某一時刻,就會大大的發作。
2、覺得家里不自在。感受不到想要的溫暖,所以才會想著拼命逃離,這應該是很多孩子不愿回家的真實原因。呆在家里的感覺,除了不自在外,還會伴有壓抑、恐懼的想法。試問:這樣的居住環境,大人愿意呆嗎?答案一定是不愿意吧!
3、父母管教太嚴。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管教,反而越來越嚴苛。在父母看來,年齡越大,越應該懂得更多的道理,越應該按照自己期許的樣子去發展。受不了這種壓力,孩子只能不回家,少聽一些父母的嘮叨聲。
4、從小受到父母的寵溺。從小受到父母的寵溺,性格上通常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慢慢的就會覺得父母的付出感到理所應當,從而會變得相對自私,甚至會不停的向家里索取。這類孩子通常會被其他人稱之為白眼狼,長大之后也就不愿意回家陪父母了。
孩子不愿意回家怎么辦
1、給予孩子尊重。從此以后,收起命令和強制的語氣,跟孩子平等相處。那些嘴上埋怨孩子不懂尊重長輩的父母,你們可曾在生活中尊重過孩子呢?要知道尊重是相互的,父母沒有做好榜樣,就不該把責任推卸給孩子。
尊重表現在很多方面,除了語言之外,更重要的是行為尊重。接下來,只要是孩子的事情,請把選擇權和處決權交給他們。
2、給予孩子理解。每個父母都在說著“理解萬歲”,可是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忘了理解這個詞。不僅忽略了孩子的想法,而且還會要求他們做不喜歡的事情。只想說,理解是保持親子關系最重要的砝碼,千萬不要弄丟。
試著傾聽孩子的想法,哪怕他們犯了錯,做了不好的事情,也應該表示理解。每個人都是從青春期走過來的,都有過年少沖動的時候,犯錯是人之常情。
3、給予孩子關愛。人們常說:只要父母在,永遠都是孩子。所以不管任何時候,都請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而不是冷落和孤獨。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請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
溫暖和安全感,最容易打動孩子。這個階段的他們,不懂太多的人情世故,為人處世也不夠圓滑,所以誰對他好,他們都能感受得到。
預防孩子離家出走的辦法
不要用成績去評判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東西,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孩子,要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肯定她的存在和努力。因此孩子就不會因為父母的諷刺,而變得自暴自棄,隨后用極端的行為,來對父母的片面想法進行反抗。
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能解決的問題最好就不要通過爭吵的方式。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