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的年齡新規定
小學入學年齡發生改變,教育部門已做出回應:
在學歷不斷內卷的今天,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也非常上心,很多家長為了學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都會竭盡全力,學區房,課外補習班都會給學生早早的做好安排。
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依法進入小學一年級,出生日期晚于8月31日后的不能辦理入學,只能到第二年才能上一年級。
以往,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學生晚一年上學,還會在8月份進行剖腹產。這樣的規定讓很多家長都感覺十分不合理,差一天就要再等上一年,時間就這樣白白的浪費了。
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教育部也聽到了不少家長的聲音,于是對小學上小學一年級的年紀界限從8月31日調整到了12月31日,也就是說生日在9月份至12月份的學生也可以報名入學,但必須在12月31日前年滿6周歲。
有些學生符合6周歲上學的條件,但生日較小,在9月份以后。部分家長認為學生還比較小,身體或是智力還達不到上學的標準,就會產生困惑,不想早送可以嗎?
教育部對此問題也做出了回應,學生符合年齡要求后,家長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選擇早點送孩子上學,也可以選擇晚一年送學生上學。也就是說實行彈性上學,學生具備上學的能力就可以和學校溝通,早點入學。
教育部雖放寬了對學生入學年齡的限制,但有專家表示并不建議孩子過早入學,并且有研究表明,晚入學的學生,往往學習成績更好。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上學問題都非常著急,他們想讓孩子盡早上學,甚至是跳級。
殊不知過早地上學,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尤其對于男生來說,他們身心成熟較晚,五歲的學生無論是自理能力、理解能力、還是行動力,都不如6歲的學生。
小學“入學年齡”到底幾歲?不到6歲能入學嗎?部分地區已調整
在這種前提下,他們在學習理解上很難占到優勢,這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興趣,甚至會導致孩子對自我有著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天生智商就是差別人一截。
所以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還是建議家長按照原規定年齡讓孩子入學,早上學未必是好事,晚上學也未必是壞事,能夠享受學生生涯的時光只有那么多,家長不必太過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