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一到了外邊就只想著玩,玩了很長時間都不想著回家,讓家長十分擔心。那么如何處理不回家的孩子呢?
如何處理不回家的孩子
面對孩子總想在外面玩,而不愿意回家或者不愿意待在家里的情況,家長不能一味地遷就和滿足他,一旦習慣了,很容易導致孩子任性、固執;也不要簡單粗暴地打罵和訓斥,雖然孩子可能一時因為懼怕粗暴的打罵而服從,乖乖地跟著大人回家,但時間長了,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嚴重創傷,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會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家長可以利用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來吸引孩子回家。比如告訴孩子回家后可以讓他看一集動畫片,可以給他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等有機會了再慢慢地教育孩子,讓他知道在外面玩也是有時間限制的,而且大人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長時間地陪著他在外面玩。
每次帶孩子出去玩之前,要先跟孩子商量好:“出去玩可以,但是時間不能太長,媽媽叫你回家,你就得跟我回家。因為媽媽回家還要做飯。”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如果媽媽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提前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再玩10分鐘我們就回家了。”
當然如果孩子本不想回家,但是看到其他的孩子都跟著家長回家,而他也愿意回家時,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夸他是個聽話的孩子,該回家時就回家。這樣可以起到強化孩子行為的作用,時間長了,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另外,家長還要特別注意,好動、好奇是孩子的特點,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平時要多帶孩子出去玩,不要讓孩子總是待在家里,盡量讓他在戶外廣闊的天地中盡情地玩耍。同時還要注意“動靜結合”,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該到外面玩就讓孩子痛快地玩;該回家吃飯,就不讓孩子在戶外湊合;該睡午覺時就讓孩子睡午覺,生活有規律的孩子,就不會總是在外面玩或是總鬧著要出去了。
此外,在家中還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豐富而充實的活動天地,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圖書等。同時還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這樣孩子就不會總想在外面玩而不愿意回家了。
孩子不回家家長的幾種錯誤處理方式
1、順從孩子
孩子想玩就讓他玩個夠,一直等到他自己感到疲勞了,愿意回家了才再帶他回家。
2、強制帶孩子回家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早點回家,就對他進行嚴厲的訓斥或粗暴的打罵,也不顧孩子的大聲哭鬧,強制帶他回家。
3、用物質引誘孩子回家
有些家長好說歹說,孩子依舊不回家。此時,家長就會利用物質利誘的方法來達到讓孩子回家的目的:“你只要回家,我就給你買玩具車。”
4、嚇唬孩子
有些家長見孩子就是不肯回家,于是就用一些容易引起孩子害怕的東西來嚇唬他:“天黑了,如果你再不回家,大灰狼就來吃小孩了。”
如何處理不回家的孩子,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家長不要太過擔心,否則很容易因為焦慮的情緒做出錯誤的處理,要好好和孩子溝通,表達自己的擔心,同時也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家里足夠有趣的話,孩子就不會總想著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