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童年一種特征。很多人都見過小區里面孩子玩鬧的場景,還可以聽到大人喊孩子回家吃飯,但孩子遲遲不愿意的聲音。那么,孩子貪玩不回家怎么處理?
孩子貪玩不回家怎么處理
1、限制玩耍時間
規矩和做計劃是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的,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根據自己計劃來安排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出去玩的時間、回家的時間,當然獎懲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孩子重視這種約定。
一旦超出時間,就要有相應的懲罰,哭鬧是無濟于事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漸漸遵守和履行自己的承諾,漸漸成為一個守信和有規矩的人,對于將來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2、制定外出計劃
現在的社會壓力這么大,早早的就已經影響了孩子們的生活,激烈的競爭可謂是從小就開始了。但是單單的完成功課、上學去學習并不能讓孩子出人頭地,也不要說孩子沒時間外出活動,其實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制定家庭的每周外出活動,不僅能給孩子提供生活儀式感,還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質。有了有規律的外出活動時間,孩子在平時也不會鬧著要出去玩,或者出去了就不愛回家了。
3、找到其他愛好
有的時候,孩子想出去玩無非是覺得待在家里很無趣,然而出去和小伙伴無論玩點什么都會非常開心。那么家長可是試著從孩子覺得有趣的東西下手,來培養孩子的愛好。
比如和孩子在家里搭積木、畫畫、做手工、看圖書,都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對于有一些條件和時間都很充足的家庭來說,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滑冰、學習樂器或者跳舞,一方面解決了孩子的貪玩,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孩子玩心太重怎么培養自律性
1、要創造一個積極的環境
孩子的房間和書房,都放孩子和家長相對感興趣的書籍,鼓勵孩子適當地發展興趣愛好,讓孩子敢于發言,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
2、家長的帶動作用也很重要
家長以身作則,言出必行,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在家中可以較少使用電子商品,對電子產品沒有依賴感,自然而然孩子也會這樣才成長,像那位同事在假日的時候還會組織個家庭讀書會,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律也就是遵紀守法,自我約束。不管是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群落,總是要有一些規矩、一些條條框框來進行約束。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應該遵守的,哪些是底線。
在孩子出現耍賴、無理取鬧狀態的時候,要及時制止和講明,不能因為是小孩而放任不管,但也不要動用暴力哦。
總之,孩子的自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這是一種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用心對待,用心澆灌自然能開出一朵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