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碰到這樣一種現象,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說了他幾句,認錯態度很良好,但是之后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那么孩子屢教不改問題出在哪里?
孩子屢教不改問題出在哪里
1、教育方式的問題
很多父母對孩子數次犯同樣的錯誤感到不耐煩,就通過打罵的方式教育,希望能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樣只會讓孩子畏懼你,遠離你,以后什么也不會和你說,因為覺得大人不能好好溝通,只會動手。
2、壞習慣的養成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孩子有壞毛病時,往往根源在于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孩子好習慣,結果孩子常跟大人唱反調。其實孩子的教育往往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家長的自我教育。
3、沒有認識錯誤
從某方面來說,孩子之所以會屢教不改,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就是孩子壓根不知道自己錯哪兒了。孩子只是被家長的威嚴震懾到了,關注點放在了家長的憤怒上,急于承認錯誤,而并沒有認真的反省和思考。在下次做事之前他們只會考慮,做這件事,會不會挨打?而不是我為什么會挨打?孩子茫于屈從,犯錯時更小心謹慎,不知道自己行為有哪些錯誤。
孩子屢教不改怎么辦
首先一定不要跟孩子對著干,用武力讓孩子去聽話,這樣是不行的,孩子會更加的叛逆,如果孩子不聽話,有情緒的時候,不要跟孩子講太多大道理,或者去溝通太多,一定要在孩子情緒穩定,整個氛圍特別好的時候再跟孩子去講道理,或者立規矩。
孩子的年紀在慢慢的增長,父母也要試著去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多與孩子做朋友,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而不要跟孩子一交流,就是家長式命令。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呢,我們也不要指責太多,主要還是要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比如說她不聽話,至少說明他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總是從一些好的方面來想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屢教不改,這時候就要跟孩子好好的溝通一下,也可能是孩子沒有意識到犯這種錯誤的嚴重性,首先要給孩子講一下,這種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它可能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只要孩子知道了后果的嚴重性,以后就會慢慢的改掉這種不良習慣了。
總之,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和孩子保持親密關系,只有關系好了,才能去談教育,要不然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