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只有順利度過才能獲得成長,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的叛逆期畏之如虎,要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那么孩子在叛逆期如何溝通?
孩子在叛逆期如何溝通
第一,學會尊重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敏感、感性,容易沖動。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顧及孩子的感受,遇事要冷靜,不能誤解孩子,多和孩子談心,不做領導式的家長,要做朋友式的老師。
第二,學會理解孩子。遇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給孩子信心,讓他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增強自信心,勇當小主人。
第三,學會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孩子感覺是大人了,所以他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即便他們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只要不過紅線,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去做,對了更好,錯了吸取經驗教訓,從頭再來,這樣孩子才能相信家長。
第四,在跟孩子的意見出現分歧的時候,不要急著用自己是家長的權力來壓制孩子的抉擇,可以想辦法讓孩子信任的人來做中間的評判。如果孩子說的話真的有一定的道理,家長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一定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見來做。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家里老人的溺愛
家里有老人的家庭,會明顯感覺到隔代親的現象。在爺爺奶奶的教育理念下,寶寶還小,往往寶寶的要求都會在爺爺奶奶那里得到滿足。爺爺奶奶的寵愛,造成了寶寶肆無忌憚的性格。一旦爸媽想要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就會遭到爺爺奶奶的嚴厲制止。
2、錯誤的行為得不到制止
孩子如果做出了錯誤的行為,家長沒有及時的制止或批評的話,孩子就會覺得這種行為是正確的,這會讓孩子更加的肆無忌憚,認為自己的才是家庭的中心。這種錯誤的觀念一旦形成就會帶領孩子走上叛逆的道路。
3、家長忙,不能跟孩子溝通
現在的家長普遍比較忙,家里有老人的,家長的壓力也會很大。所以很多家長都是忙于工作,經常會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提出要求以后,家長害怕孩子不滿自己,就會盡量的滿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變得無理取鬧,經常會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家長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就會跟家長作對。
孩子的叛逆期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家長要想讓孩子順利度過,首先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可以獨立做事,獨立面對困難,這樣才可以鍛煉孩子,讓孩子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