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到了18歲之后,對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對于父母的嘮叨、勸說,難免會表現出不耐煩,常常因為對某件事產生不同的看法而發生爭執。那么,18歲的女兒叛逆應該怎么?
18歲的女兒叛逆應該怎么辦
1、明確主次,抓大放小
什么該管,什么可不管,要有重點。一般來說,凡涉及孩子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健康的事,要堅持原則。但對于沒有大礙的事,不妨先放一馬。多數時候寬松,但在該嚴格的地方能夠保證"不就是不",你的教育就可算是成功了。反之,什么都想管,反而會什么都管不住。
2、身教重于言教,自己保持冷靜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如果你自己也大發脾氣,怎么能讓孩子學會冷靜面對挫折呢?對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冷處理"。對自己,你也需要給自己著急上火的頭腦做一點"冷處理"。
3、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是非常可愛的。孩子需要我們的愛,也需要從我們的眼中看到自己是"好"的。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給予孩子充分鼓勵,忽視孩子那些不重要的失誤,你和孩子都會感覺更加愉快。
18歲的女兒叛逆的原因
1、大眾傳播與社會文化對孩子的影響
以電視、網絡為主的大眾傳播媒介的特點是注重大眾化、新奇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對青少年起負面作用的成人文化中的不良、世俗的因素,影響并輻射著青少年反文化心態和反文化意識的形成。
2、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多受學校的不良因素影響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主要環境,教師教育方法與手段的不當,夸大成績而挑剔缺點、不尊重和體諒學生、方法簡單卻出口傷人、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不注意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參與性、思考性、合作性,不注意孩子個體差異性的存在等,孩子便由苦學、厭學、逃學發展到叛逆和對抗這種扭曲了的方式來爭取自己長期得不到的保證和強化的主體性權利和自主性要求。
3、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與家庭的不良因素有淵源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本環境,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與個性。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有:家長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命令式的說教,專斷式的壓制、無休止的嘮叨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年長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有抵觸,進而產生叛逆心理。
18歲的女兒叛逆應該怎么辦,孩子存在叛逆的行為,這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很正常的,家長們需要幫助孩子客觀的認識自己、社會、國家等,同時放平心態,相信孩子孩子一定可以順利的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