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是十分的頭疼,孩子也不像之前那么聽話了,甚至也不愿意給父母溝通了,那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怎樣才能好溝通?
跟叛逆期的孩子怎樣才能好溝通
1、要有同理心
作為成人和家長,更有義務垂身示范,以身作則。從改變自己的心態做起,給予孩子尊重關心而不是控制,比如,先改變對“叛逆期”的認知,能認同青春期叛逆的積極意義,不要把“聽話”當作衡量指標,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給他一定試錯的空間,因勢利導讓他體會自由、權利與責任之間的聯系。
2、平等對話
中國式的溺愛是因,孩子拿著廉價的愛當成自己達成目的的手段,這是從小意識形態的形成。所謂的叛逆無非就是,我想這么做,你不讓我這么做,然后我就這么做,我覺得,從本質上出發,收回溺愛,平等對話。
3、做孩子的朋友
在教育學中,“平等尊重”常常被作為首要原則提出來。現實生活當中的家長卻端起家長架子,耍起家長權威,要求孩子順從自己的意愿,對孩子進行過多干涉和保護,甚至表現出不信任,盤查跟蹤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所以作為家長,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放下身段,平等的跟孩子溝通,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叛逆的原因
1、追求獨立
由于小孩思想并未完全成熟,顧及不到他人的想法與心情,會出現認識上的片面、偏激、固執和極端化,會把父母的勸說批評都看成是對自己的干涉和限制,所以會通過對抗才能達到自己追求的獨立自主,從而向別人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
2、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缺陷
父母的性格、行為習慣不好,他們的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為表現得就會越明顯、越強烈。所以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要反思。是不是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態度粗暴,不容置疑,家長作風嚴重,民主氣氛不濃,甚至用暴力使孩子屈服。
3、父母的溺愛
父母以前對孩子過于溺愛,疏于管教,當孩子出現問題了,好像醒悟過來,馬上對孩子嚴加管教。這樣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破罐子摔破。
跟叛逆期的孩子怎樣才能好溝通,這個時候父母的耐心是最重要的,父母要經得起折騰,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