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自我意識會得到飛速發展,他們不在一味地聽從父母的話,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這和父母的想法是相違背的,所以才會有矛盾的產生。那么不聽話的孩子如何引導?
不聽話的孩子如何引導
1、不要強迫孩子做事
有父母很喜歡當大家長,要求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不同意就強迫,時間久了,自然會反抗。所以,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是家庭中的一部分,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別想著當大家長,別那么強勢,放低要求,更別強迫。
2、正確的引導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提到引導的次數很多,意思是希望家長要學會指導和啟發,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過度的指責與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錯了,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長可以用提問、比喻的方式啟發孩子,其結果更加明顯。所以,直接了當并不一定有效、合適,正確的引導,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啟發效果。
3、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的隱私是一條紅線,這條線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包括父母家人。父母也別覺得孩子小就沒有隱私,或者認為作為父母就可以去偷窺孩子的隱私。尊重的表現之一就是尊重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家長想要了解孩子,那么首先應該學會尊重。
4、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不聽,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為什么不理解,因為家長就沒去認真聽孩子的話,然后就主觀判斷下了結論,這樣的結論當然不符合孩子的心意。在家庭教育中,特別強調了一點,多聽、多問,多聽聽孩子說了什么,不聽,怎么能了解,不了解,又怎么正確實施管教呢。
5、當一個合格的陪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家長都聽過,但如何陪伴呢?可能就不知道了,其實陪伴很好理解,相陪作伴的人,這不主角而是配角,也就是好的陪伴,其實就是做一個合格陪練,想想運動員身邊的陪練就能理解了。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家長的過度限制
在家里,父母總是限制孩子做這樣做那樣,這個東西不能碰,那個東西不能碰,在孩子心里他一直想探索新的東西,可是父母總是限制他,讓他感覺很委屈,他心里想:“為什么你們都可以玩剪刀,我卻不能玩?”孩子心里委屈著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2、家庭氛圍不好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說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可是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其實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孩子全部看在眼里,包括父母的心情一樣會傳遞給孩子,比如爸爸媽媽今天因為什么事情吵架了,爸爸媽媽就會不高興,孩子也同樣會不高興,成人有時都會無緣無故發脾氣,更別說孩子了。
3、家長總是命令孩子
大部分父母,都是很嚴格的,總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對孩子說話,“不準”、“不能”這樣的話語也經常拿來命令孩子,可是孩子并不喜歡父母這樣的語氣,如果你能溫柔地對孩子說,孩子的心情也是愉悅的。
不聽話的孩子如何引導,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