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的叛逆,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能給家長吵起來,甚至是不愿意聽父母說話,那么,小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小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1、理解接納青春期叛逆
孩子之所以做出一系列的叛逆行為,是因為他們在學習如何獨立,如何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比較稚嫩,隨時需要家長的幫助,需要家長溫暖的懷抱和堅定的支持。作為父母,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沖突。
2、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青春期之前,孩子對父母是全心依賴的,他們會崇拜父母,覺得父母是這世間上最厲害的人,是無所不能的。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的這種“權威角色”就不得不退位讓賢了。
因此,父母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并隨時準備好從“領導者”的角色上退下來,跟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
給予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既包括生活上的獨立房間,也包括心理上的獨立決定權。父母對于孩子的獨立,給予的支持越大,孩子出現叛逆的可能性就越小。
3、停止嘮叨
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總喜歡嘮叨個不停,甚至一遇到什么人都毫不慳吝地用比較刻薄的話貶低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叛逆期的孩子就會在家長的嘮嘮叨叨中變得沒有什么自尊心,家長的權威在孩子的心中也逐漸被家長的嘮叨蠶食殆盡,這對轉變孩子的叛逆行為是極其不利的。
孩子叛逆的表現有哪些
1、喜歡和家長對著干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最明顯的一點表現,那就是——和家長對著干。家長越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非不去做什么,就像是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
家長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不聽,要么扭頭就走,要么仍然我行我素。脾氣不好的家長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讓孩子害怕自己,可最終發現這樣做根本不管用,孩子仍然不會聽話。
2、自尊心增強
渴望得到理解寬容,追求自尊、好勝、求知和參與是中學校青春期的典型特征。他們害怕老師指責嘲笑他們的幼稚和沖動,反感老師居高臨下的批評和訓斥。
3、自發性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對社會存在的直接反應,它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通過個體間相互影響自發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產生一種抵解情緒造成的。有時看到別人那樣干,也跟著干,這一從眾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條件下自發產生的表現。
小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辦,家長們要試著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多和孩子做心靈溝通,聽聽孩子內心的渴望,尊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