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現象,主要表現為不服從父母的管教,故意與父母的指教背道而馳。甚至會出現親情冷漠的行為,常見的就是不愿意溝通、不好好溝通,這讓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孩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孩子進入青春期,獨立性、自尊心空前的強烈,而實際上其心智和能力又無法支撐其獨立性,滿足其自尊心。這就出現了外在和內在之間的矛盾,顯示出來的就是一種“叛逆”,尤其是從小倍受嬌慣的獨生子女。
這時,師長的說教、家長的打罵會讓他更加覺得是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而又加劇了這種叛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思維能力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他的眼里,很多事情是不符合自己的認知的,有種“不順眼”“都和我過不去”的錯覺。
于是有些孩子就用不聽話、不學習、離家出走、早戀、沉迷游戲、自殘等錯誤方式消解自己的情緒,并向家長“示威”施壓,獲得存在感。孩子叛逆期,說教不聽,訓斥不怕,就是和家長唱反調,令家長非常頭疼,一時手足無措。
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于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本就厭煩家長,甚至對家長有些行為瞧不起,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家長越努力教育,孩子反而越反感!
作為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發展階段,家長們應該清楚地看到這個階段對孩子成長帶來的積極意義,這樣就可以從容些,不容易被激怒,進而有機會尋找更多種應對的策略。
小孩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生理的正常現象
青少年叛逆是生理的正常現象。經常與父母發生爭執和打斗的孩子,大腦構造與普通孩子不同。
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說,大腦發育分階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腦內負責情緒的區域發育較正常孩子要快。但隨著年齡增長這個現象會消失,因此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2、發展規律
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青春期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格外密切,同樣是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他們不再滿足于過去那種對父母的服從和依賴。
他們的一系列行為讓家長老師感覺到了他們的叛逆,封閉自己!青春期閉鎖心理的出現,在人的生命長河中,不但是必經的而且有著進步的、發展的作用,推動人們從幼稚走向成熟。
3、家長教育存在問題
現在的孩子的生活經歷、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們卻用過去成長經歷中形成的觀念來教育現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難以接受。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一、開始不遵守校規校紀,肆意妄為的生活。
二、開始變得不愿意讀書,有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三、不尊重家長和老師,經常出言頂撞或者言辭不遜。
四、總做一些出格的不守常規的事,還覺得自己挺酷。
五、情緒波動大,有一點喜怒無常,討厭被束縛和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