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最主要的可能還是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接收的知識和信息也越來越廣,自我認知越來越凸顯,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可能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那么,孩子很叛逆怎么辦呢?
孩子很叛逆怎么辦
學會去傾聽孩子的內心,加深對孩子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
學會給孩子選擇權,告訴他不同選擇的后果是什么。雖然我們是父母但是對孩子并不是決定的控制權,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需要被尊重。
讓孩子參與家庭規則的制定,并不能以孩子還小的借口拒絕孩子的參與,畢竟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不管是誰被對方需要認可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孩子的情緒也是不能忽視的。
多表揚贊美孩子。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更加可以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度。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孩子也是一樣,出現錯誤父母不可以歇斯底里,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輕聲細語的和對方溝通,這樣孩子更愿意順從。
不要總拿別家的孩子做比較。其實中國父母普片都喜歡把別家的小孩掛在嘴上,這樣對孩子心靈的打擊是很大的,長時間的強調會讓孩子認為你并不愛他,從而影響身心健康。
孩子很叛逆家長怎么教育
1.“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長、學習的表現,父母絕對不能用“熬”的心態,消極被動的等待時間自然過去,反而應當積極參與,幫助和引導孩子,使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夠學到更多,成長更快。
2.孩子還不知道那些東西是對是錯,都會去嘗試,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認識“我”的概念,“我的”東西“我”有決定權,“我的”事情“我”自己做;“我”有權利提要求,但可能無法實現。明確生活中的行為規范,規范必須遵從,不講條件。無條件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認識傷心、快樂、嫉妒、害怕等各種情緒,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宣泄。給孩子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交流。
3.了解孩子逆反行為的原因與動機,要想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無法假手他人,只有平時注意觀察,多學習兒童教育的知識,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盡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
4.原則問題不遷就,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斷挑戰規則,另一方面又不斷追求規則。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慎重科學,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抓大放小,要有重點。除危及生命、健康的堅決不能做之外,其余鼓勵孩子嘗試,多數時候寬松,該嚴格的地方說不就不。
5.孩子的負面情緒平靜耐心對待,孩子情緒激動時,千萬不要和孩子講道理。靜靜的聽孩子哭一會,讓孩子平靜。幫助孩子搞清楚為什么哭,是哪一種情緒,傷心還是憤怒。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緒平靜了,提出新的辦法轉移注意力。
6.無論何種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對孩子打罵,以暴制暴,只會適得其反。也不能語言威脅孩子,不要老拿孩子跟其他人作比較,“你看看,隔壁的妹妹都會XX了,你怎么還不會”的比較行為。
最后,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善于與他們溝通,尊重孩子的獨立,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的選擇,鼓勵他們創造和嘗試。只有正確陪伴他們度過叛逆期,做好鼓勵和理解的工作,才能更好度過叛逆期,贏得他們的改變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