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就很叛逆,我覺得是你疏于管教。作為父母,要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己要清楚。不能做的事,不管孩子多么哭鬧,也不能縱容他。那么,三年級男孩叛逆期如何教育呢?
三年級男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一、耐心對待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二、多鼓勵孩子,當孩子做對的時候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并且告訴他為什么,這個孩子才能變得越來越自信,并且積攢大量的正確的行為,他跟這個世界是和諧的,這是培養孩子的價值感。
三、多引導孩子,在日常通過言傳身教,通過跟孩子聊天,通過營造家庭學習環境,通過日志日清表等一系列外部環境的調整,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孩子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能力,塑造孩子的性格。
三年級男孩叛逆期怎么辦
1、細心觀察,對癥下藥
孩子叛逆,一方面是孩子懂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心里的主意也開始增多。當家長下達的命令與孩子內心想法不同時,他便不會聽父母的話。另一方面是家長沒有察覺到孩子不好的情緒,發現某些問題后直接吼罵他,導致其逆反情緒加重,便會反抗父母。因而,想要根治孩子的不聽話,首先要找對根源,對癥下藥。
2、用其他形式代替打罵
雖說現在已經是文明社會,但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仍然有家長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但打罵能起到短暫的效果,還會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因而打罵并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例如:當孩子不聽話亂扔垃圾時,可選擇讓孩子幫忙整理家務,一方面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很辛苦的,不能隨意破壞衛生環境;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更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不聽話時,用其他形式代替打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善用獎勵而非懲罰
當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時,家長可選擇使用一定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孩子完成作業,比如寫完作業可允許孩子看半小時動畫片,或者玩游戲半個小時,這樣一來,他也更有動力去完成作業。
如果家長只知道對孩子大吼大叫,或者利用懲罰措施去威脅他,他就會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因而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善用獎勵反而比一味地使用懲罰手段更加有效。
4、制定規則
孩子對世界是好奇的,甚至有些“膽大”,但孩子不清楚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這就要求父母為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孩子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該做的,而且了解做錯事是要負責任的,這樣就會減少孩子不乖的行為。
5、控制情緒,聽取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需要了解他不聽話的原因,而且需要尊重他的想法。往往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責怪,而忘記孩子內心的想法。
家長作為成年人,情緒管理能力比兒童強很多,即便如此仍會有情緒失控的情況,更何況是一個心智稚嫩的孩子。因此家長要學會尊重和認可孩子的情緒,在拒絕孩子的請求時也要顧及他的感受。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有十歲,教育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話動,也可以用一些反面典型教育他,總之,孩子逆反期教育,是個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