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是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管教和束縛。他們不想讓父母把自己還當成小孩來看待,感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那么,針對叛逆期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
針對叛逆期的學生該如何教育
一,表揚孩子的優點并且給他尊重
家長不要老是對孩子的缺點喋喋不休,不要老拿孩子的弱點同別的孩子的優點作比較。應該找出孩子的優點并且多多鼓勵,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二,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相信每一位家長也曾經有過叛逆期,也許你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那么明顯,所以面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會感到莫名其妙,這時候你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他這樣做到底是想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只有耐心的坐下來與孩子溝通,以理服人,才能找出問題的跟本而對癥去下藥。
三,給孩子心理安慰忌談成績
說實在的,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好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有上不完的補習班。但是,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作為教育的主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里有更大的壓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陪孩子來一場春游、或搞一次野炊、有時候陪孩子打一場籃球或者陪孩子看一場電影都會拉近你跟孩子之間的距離而更加信任你。
四,人無完人允許該子犯點小錯誤
小學五六年級跟初中一二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主觀意識正在形成,所以偶爾犯點兒小錯這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自己也應該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家長的良好言行對孩子來說是有非常的重要。
五,要學會給孩子適當減壓
可以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思每位家長都有,甚至有的家長會把自己小時候沒有實現的目標或者愿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他來幫你實現,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孩子從學校放學回家還沒有來得及放松兩分鐘,父母又開始催促他寫作業了,這令孩子非常的反感。無形當中給孩子身心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記得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叛逆期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孩子在學校學習一天也很累了,希望家長適當的給他們一點時間放松。
叛逆期的學生有什么表現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慢慢會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的粘著父母,而是自己經常會尋找自己單獨的空間,來發泄和表現自己,所以作為父母不要覺得孩子不如小時候懂事等等埋怨的心理,這樣會加劇孩子叛逆,要更加的關系孩子,主動和孩子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也容易沖動做事,考慮不周全并容易在做事后后悔。父母應該接受孩子所做的錯事,不要一味的埋怨孩子,應該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處理方法。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總是讓大人失望,因為他們會表現的所有家規和校規等等他們都不會放在眼里,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孩子們不想受制于某人,不想聽從于任何人包括父母,所有這也讓父母們感到非常焦慮。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是焦慮要學會體諒和包容孩子們。這個年齡的孩子會對異性會出現朦朧的好感。對于女孩對異性產生好感的時候,父母不要一定認為是孩子的錯,應該及時的給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想要幫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家長應該積極努力去理解孩子,努力轉變態度,努力學著換個角度看孩子的言行。當家長可以理解孩子了,矛盾自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