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難免會出現叛逆的行為,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容易激動,產生激烈的反應,甚至可能會對孩子大打出手,殊不知這樣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根本不會買單的,只會引起孩子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那么,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1、對和孩子溝通
父母不要拿自己是大老人什么的來壓孩子,這個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想朋友一樣溝通。尊重孩子家長不要 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誠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
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記得孩子的生日,記得學校開家長會的日子,孩子考試考好了給予相應的獎鼓,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勵,千萬不要去太過去責備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錯了要給予他更正,正確的引導孩子。
3、不要總反對孩子想做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總把孩子當做小孩子,這不讓他做,那不讓他做,比如做完作業了想看一下電視,孩子需要的放松的空間,如果你叫他不要看,叫他會房間看書什么之類的,雖然他不情愿的回到房間了,可是他會認真看么?讓他放松一下吧,放松完了自然會好好認真學習的。
不同階段孩子叛逆的原因
1、三到六歲的孩子,開始明白“我是誰”
這年齡階段的孩子心里已經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他們的行為舉止更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開始不再依賴父母做事情,但是又無法立馬脫離父母的幫助,因此會產生矛盾的心理。此時期的孩子做事開始采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喜歡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2、六到12歲的孩子,與同伴比較中認清“我是誰”
此階段的孩子更樂忠于與同伴比較,他們開始從比較中找尋自我。如果自己的行為和他人有所差異就會感到害羞、不自在,此時自尊感也逐漸產生。如果孩子此時期沒有形成積極的自尊,會影響以后自信心的樹立。相反,積極的自尊能讓他們樂觀地與他人交往,做事更有自信。
3、2歲到19歲的孩子,明確認識“我是誰”, 也擁有自信
此階段孩子的身體會迅速的生長發育,身體的激素水平也會有所提高,因此會導致孩子的情緒受到干擾,大部分孩子會更加急躁、容易生氣、愛沖動。
此時期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男生時常會做一些沖動的事情,而女生則會表現得更多愁善感。他們不再相信權威,面對老師、家長的批評大都不愿意接受,很喜歡指出別人行為中的錯誤。
隨著孩子叛逆期的到來,意味著孩子在不斷的成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一定要采取懷柔政策,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與孩子和平相處,拉進與孩子的距離,積極的引導孩子,避免孩子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