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社會的各種教育聲音充斥在每一個家庭的周圍,要想跟上現在孩子的成長步伐,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給孩子做更精準有效的領路人工作,家長的學習意識一定要跟上。那么,家長如何教育高中生的方法?
家長如何教育高中生的方法
1、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不對外溝通,他們只是簡單的希望和懂他們的人溝通。一個懂他們的人和他們之間的對話,是每一個青春期孩子最盼望的。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才能懂得孩子言行背后的含義。
2、傾聽
無數的心理科普書籍都反復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傾聽有方法,一方面要積極的回應,另外一方面也要在傾聽的過程中,既聽到孩子表達出來的顯性層面的意思,也要盡量傾聽出孩子沒有表達出來的隱性層面的意思。
3、共情
共情是指和孩子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對話。孩子表述自己遭遇的某些狀況時,有智慧的家長可以和孩子共情自己曾經的青春歲月,自己內心那些溫暖的記憶,讓孩子理解“原來爸爸媽媽也曾經是這樣的狀況啊”,更讓孩子在內心里被這些父母講起來的溫暖的記憶所溫暖。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1、不要刻意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
要明確一點,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是該時期孩子的普遍特征,他們的行為并沒有要針對誰的意思,我們要做的只是用恰當的方法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不愿傾訴時,千萬不要強迫著去詢問。否則,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你的關心,而是審問,是對他們的懷疑。
2、重視孩子說的話
當孩子與你說話時,要積極地、仔細地傾聽,即便他說的事情你不了解、不感興趣。每個人分享時,都希望得到聽者的注意和回應,如果沒有得到預期效果,分享者都會放棄分享。
孩子也是這樣,在對父母做分享時,他會時刻注意父母的表現,哪怕你皺個眉頭,他都怕那是對他的否定。父母要試著慢慢理解孩子所言,適時做出簡短回應以示自己在聽,切忌長篇大論。
3、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認知是有限的,有時候他自己也無法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妥當。當父母發現孩子的言行欠妥的時候,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即便不贊同他,也在努力維護他的尊嚴。要知道,孩子是很擅長模仿大人的行為的,父母無意間表現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比日復一日的教導更大。
一旦孩子的想法被接納、被理解,他們的問題行為往往會自然消失,與父母的關系也會逐漸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