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可能是人的天性,不光是孩子就連成從也無法完全克制懶惰的毛病,但是如果教育得當,從小讓孩子養成勤奮的習慣,就有可能改掉懶惰的壞毛病哦。那么,怎樣改掉孩子懶惰的毛病呢?
怎樣改掉懶惰的毛病
1、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其實孩子一般小的時候都是活潑愛動的,有著看似永遠用不完的精力。但不喜歡做事情的原因就是沒建立興趣,父母可以給予孩子肯定的支持,孩子做成功了一件事,就要與孩子一起分享他成功的快樂,孩子享受到了喜悅自然就樂于再次去做。
2、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了解一般孩子在什么年齡可以做什么事情,比如學齡前的兒童,就可以學習穿衣、扣鈕扣、系鞋帶、刷牙、洗臉、學會擺放筷子、替家長取小物件、學會洗手絹等。千萬不要讓孩子干那些費好大的努力卻也極難完成的事情,這讓孩子產生厭煩感,從而不愿再做事情。
3、讓孩子充滿活力
大多數孩子都有很多的精力,但這與孩子的健康及情緒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以讓經常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感受陽光,讓孩子充滿生機,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其做一些事情自然就會容易很多。
4、學會給孩子鼓勁
孩子雖然不怕失敗,但如果失敗的次數太多,就會失去對這件事的興趣,所以家長要適時的給孩子做一定的協助和支持,并鼓勵孩子要堅持。但幫助一定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變成包辦,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懶惰。
5、家長要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孩子可能并不能分的開哪些是家務哪些是玩樂,所以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才能完整的做完一些事情,孩子的行為習慣通常是從父母那里學習到的,其中同性的父母對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來,父母在生活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體會到舒適的生活環境需要個人的辛勤勞動來創造的。
6、完成的獎勵
孩子每做完做好一件事就要給予實時的獎勵或者夸贊,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將會更熱衷于下次做事情。因為孩子雖然小,但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要適當的滿足他們這些小小的要求,千萬不要以為防止孩子驕傲,不論成敗,不問好壞,只是不斷的挑孩子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什么都不敢干,也不愿干,因為害怕出錯。
孩子懶惰的原因
父母溺愛孩子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寧愿自己吃苦,也不想苦到孩子,這樣的父母會把家務活全部包攬,他們不會讓孩子干一丁點的事物。其實,事與愿違,要知道社會是殘酷的,孩子日后面臨的挑戰和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孩子連自理的能力都學不會,他們以后又該如何應對這社會呢?
教育人員的改變
除了父母,其中最溺愛孩子的莫過于祖父母了。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要上班,所以大部分時間可能是孩子的祖父母陪伴他們和照顧他們。祖父母溺愛孫子孫女那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一旦祖父母溺愛孩子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們自然不會讓孩子做家務活。而且,祖父母年齡都偏大,他們一般喜歡安靜的場所和低強度的鍛煉方式,在他們的教育下,孩子的生活會比較單調,以至于孩子出現懶惰的行為。所以,祖父母的溺愛和生活方式也是孩子懶惰的另一個原因。
孩子自己的原因
每一個孩子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孩子好動,有些孩子好靜。有些孩子勤快,有些孩子懶惰。孩子懶惰也并不能完全歸咎于父母或祖父母,有些孩子天生懶惰。
孩子懶惰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必然的關系,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孩子懶惰重要原因,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