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犯一些錯誤。當孩子犯了錯誤,怎樣懲罰才能更有效果,相信每個媽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擾。那么,三歲孩子不聽話打罵不管用怎么教育?
三歲孩子不聽話打罵不管用怎么教育
1、少啰嗦,把規則給他定好
不聽話的孩子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聽不得嘮叨,因此建議家長不必反復提醒孩子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而是把規矩提前立好,當他違反規則時再和他交流,這樣反而省事。
比如孩子想看動畫片,但長期面對電視對眼睛不好,家長可以提前告訴他規矩是每隔半小時就要眺望遠方5分鐘,并為他設置鬧鐘,督促他遵守規矩,待他違反規定時,再詢問他是不是不講信用,并且懲罰他停止看電視半小時,這樣做孩子就知道以后要遵守規則。
2、面對情緒,轉移注意力
被家長懲罰或責罵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哭鬧,這時候正是他情緒最強烈之時,說什么都沒有效果,家長可以試試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可以用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玩具、動畫等等,與她聊天。如果轉移注意力不管用,就冷處理,待他哭鬧過之后,冷靜下來就可以與他交流了。
3、將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進行冷靜
每個人都不喜歡接受批評,當孩子被父母呵斥之后,肯定會有情緒,于是將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讓他冷靜一下,同時家長也應該冷靜一下情緒,想一想接下來應該怎么跟他溝通。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沒有基本原則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想做什么做什么,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一個特定的計劃。
這樣就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情況,比如:孩子有一天因為調皮把杯子打碎了,但是由于今天家長心情好,所以就沒有責怪孩子。但是又有一天,孩子又因為同樣的原因把杯子打碎了,這一天家長的心情剛好又非常不好,可能就會責罵孩子。
2、家長總是居高臨下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孩子的控制者,統治者,想要無時無刻地管理控制孩子。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命令的口吻,“你必須怎么怎么樣”,“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樣,我就會怎么怎么樣”……
相信各位家長對于這些話語都很熟悉,但是其實這樣的話語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孩子也會變得容易反抗,即便不反抗,以后也會膽小怕事,沒有主見。
3、家長不懂得換位思考
有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給他們規定的路線去走,比如:一天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去根據孩子的需要為孩子制定計劃,而不是一切都按照家長自己的意愿和想象。
所以孩子才會變得反抗,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狀況,想要自己做主,即便家長說什么他們也聽不進去。
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做的不正確,并不代表就是壞孩子,不聽話也沒有什么大不了。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改正錯誤后,照樣是一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