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把孩子當做心肝寶貝,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以為給孩子足夠的愛,不讓孩子受罪,孩子長到了,自然就孝順父母,體諒父母;不曾想,孩子長大了卻依然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那么,孩子不懂事兒怎么辦?
孩子不懂事兒怎么辦
1、學會放手
2歲以后的孩子,已經擁有自主意識了,他們開始能自己做并且愿意做很多事情,哪怕做不好做的慢,他們依舊喜歡自己去做。這時父母不要一味的打擾孩子去探索世界。不要看孩子做事太慢就強行幫忙,這樣孩子學不到技能,還因家長的強行干預變得不滿。如果我們不能夠尊重孩子,有怎么能要求孩子尊重我們呢?
2、不要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懂得克制教育
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是因為父母為了保護孩子,自己承擔了苦難,提前替他們安排好了所有事,生活不愁,讓他們以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美好的。可隨著年齡漸長,融入團體生活直到獨立面對社會,自己的要求不再被滿足時,他們懵了:世界不應該是圍著我轉的嗎,怎么現在突然變成這樣了,都怨我父母,我不愿再呆在這里。
3、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辛苦
和孩子說一說工作的辛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付出,告訴孩子大人的世界里有你不曾吃過的苦,請求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更能體會為人父母的不容易,才會學學會懂事
想要孩子懂事,父母應該這樣做
1、、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尊重孩子的努力
世事沒有什么是一定成功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所有的碩果都是經歷過一次一次風雨和失敗換來的,如果家長總是去干預阻止孩子那顆想嘗試的心,讓孩子養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那么他終將無法獨立,只會從小嬰兒變成巨嬰,而不是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
2、該拒絕就拒絕,從小培養耐挫能力
培養孩子耐挫能力,不是拉著孩子去打工種田,而是在生活中讓他自己承擔所做的事情的后果就好。生活本身就充滿挫折,總是提前搶在孩子前頭幫他解決,才是最愚蠢的愛的方式。
3、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熊孩子總是作惡,而父母的態度也是包容,那么他就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妥,于是孩子年幼時無意識的破壞行為,經過父母的愛和縱容,就讓熊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了扭曲。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懂得換位思考,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尊敬,與他人更好的相處。只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產生的后果,孩子自然會懂得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