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規矩的孩子常常蠻不講理、沒大沒小,經常語出驚人,讓家長們尷尬不已,同時也讓其他人會家長的教育產生懷疑。那么,造成孩子不懂規矩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孩子不懂規矩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說話不算數
家長們常說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們自己說到卻做不到。比如,答應了周末帶孩子出去玩,結果到了周末,卻以各種理由推脫;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說話不算數,變得沒有規矩。
2、家長們總是心太軟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不讓孩子看,孩子又哭,又鬧,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哭鬧,總是心軟,延長時間。一直看到孩子不想看了為止。很多 時候,不是孩子不遵守規定,是家長們心太軟,不肯給孩子立規矩。
3、不尊重孩子的思維方式
許多家長們都說過這句話,至于哭成這樣嗎!或者是,這玩具不好玩,媽媽給你買那個!結果寶寶鬧,大人怨。其實寶寶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媽媽們應該多從寶寶的角度考慮問題。
想讓孩子懂規矩家長應該怎么做
1、孩子小的時候,不怕他聽不懂
1歲半的孩子,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立規矩了。立規矩的時候,語氣夸張,表情豐富,把規矩說得簡單明了。
只要你語氣快樂,就會讓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規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兒。
2、不要總通過說“不”的方式去立規矩
一味說“不”,只會教會孩子也去說“不”。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去探索,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正面強化那些對的選擇。不僅巧妙地立了規則,還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3、規矩需要有彈性
比如一樣東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險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調整這些規矩,不必一成不變。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過得要等到……時候……”這樣的句型。這樣,其實也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規則的彈性還表現在,和孩子共同討論規則的制定,允許有理由的通融。
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要以身作則,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多一點寬容和支持。如此,有助于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