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家長都有同一種感覺就是,平常只要不說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里是一片祥和。只要說起來孩子的學習,秒變雞飛狗跳。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視,有時候也束手無策。那么,三年級孩子貪玩不愛學怎么辦?
三年級孩子貪玩不愛學怎么辦
1、要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
孩子不單單有愛好與興趣和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培養認真細心的精神,這是取得好成績必要條件。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模仿開始。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的時候,首先自己要自己認真細心一定要有耐性,做好榜樣。
一道算式,一個漢字拼音字母,每個字都要整齊,講究規范,信手涂鴉。“榜樣的力量是無情無盡。”只有做出好的榜樣,才能要求和指導好孩子。孩子才會逐漸具備認真細心的品質。
2、幫助孩子戰勝自己的惰性
人的懶惰應該說是一種天性。不要說是孩子,就是我們大人,也會有思想上和身體上的惰性。所以,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惰性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習慣,開始可能非常難,但是,家長只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不給孩子 " 懶惰 " 的機會,堅持一段時間,相信孩子就一定能戰勝惰性。
3、引導孩子學習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有些孩子在小學期間,學習成績都相差不多。但是,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很多孩子成績就逐漸開始分化。孩子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越來越多,學習內容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不是簡單地,聽聽課,寫寫作業就能把學習搞定。
所以,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找家教,不如先幫孩子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的思路和方向。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孩子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想要孩子愛上學習家長需要做好這3件事
1、少嘮叨,不破壞孩子的自律性
爸媽管好嘴巴,控制好情緒,少嘮叨孩子,孩子也許反而更有動力學習。必要時,爸媽可以多進行側面引導來監督孩子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比如,帶娃看看各種職業的成年人,都是如何工作的?那些成績好的孩子,長大后的工作環境如何?孩子自然就明白,學習和用心寫作業,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了。
2、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學習靠的是興趣和自覺,而不是靠父母的強迫。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接受能力、愛好和興趣,通過非打即罵一廂情愿式逼迫孩子學這學那,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更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出現逃課、逃學現象,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學習心理障礙。
3、身教勝于言教
只有身體力行給孩子做愛書、愛學習的好榜樣,給孩子營造一個濃厚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才能在這種氛圍之下深受感染并喜歡上學習。而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賭博等不良行為無法自拔的父母,也只會讓孩子愛上這些不良嗜好。
確實生活中遇見這些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會讓家長和老師都費透了腦筋,但家長朋友一定要知道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只有采用科學的方式,再結合孩子具體的情況來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才能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只要適當的給予引導,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可以得到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