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貪玩的事情操碎了心。其實孩子上學貪玩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孩子還小,依然有著童心,那么,孩子在學校貪玩怎么辦?
孩子在學校貪玩怎么辦
1、要試著與孩子交朋友
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從內心上聽從父母,孩子有了什么想法也會與父母進行溝通,這樣父母就能夠很好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并且對于不好的思想與行為及時進行引導。當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之后,引導孩子學習也變得更加容易。
2、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孩子到了學校就不愛學習,還是沒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采取做游戲的方式激發孩子對學科的興趣,比如和孩子比賽背誦和默寫詩詞,這樣比賽的方式孩子就比較樂意來玩,在游戲中本身就學習了知識,而且久而久之受到這些知識的熏陶之后,就變得感興趣起來。
3、學好了讓孩子盡情地玩,但前提是先學
父母在孩子學習完成后去玩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阻撓和嘮叨,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把學習弄好了就可以很開心的玩,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其實自己是被尊重的,同時要想玩得盡興,就會先認真學習,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
孩子貪玩不愿意學習的原因
1、父母教育失當
不少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對孩子缺乏教育管束,孩子整日與其他小伙伴玩在一起,自然會沉溺于玩耍。其實學齡兒童貪玩大多與父母教育適當有關,正是由于父母的忽略,導致孩子習慣于在課堂走神做小動作。
2、孩子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教育孩子的關鍵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其實,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大都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保持專注,如果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那么在進入校園后孩子的學習也很難有起色,甚至孩子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3、父母過于在乎分數,使得孩子大受打擊
進入小學后父母習慣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優劣,對于那些無法保持良好學習成績的孩子而言,較低的分數很容易受到父母的打擊。
大多數父母僅僅在乎分數,而忽視了分數背后所蘊含的真正含義,因此當孩子分數較低時,父母習慣于對孩子做出不公正的評價,正是由于父母的評價使得孩子大受打擊,從而不愿意學習,表現出貪玩好動的特點。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發現問題要先尋找原因,然后根據原因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這樣才能夠使問題得到解決,才能使孩子健康、優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