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在萬千寵愛中成長的,被家長過多過細的照顧保護,造成孩子依賴性強,自覺性和獨立性差。那么怎么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怎么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逐漸鍛煉孩子能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在做這個鍛煉的時候,家長直接跟孩子說出自己的愿望,希望孩子鍛煉做一些事情,能在以后養成獨立自主,在面臨問題能有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凡事依賴父母的想法,試試看自己能不能解決一些自己的事情。
在這鍛煉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放的下,不要去問或膽心什么,讓孩子自己感受所有體驗,讓孩子不受外境影響,自己解決,自己體驗,只有這樣對孩子鍛煉才有好的幫助。
2、從孩子興趣中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習慣
有些情況下培養孩子做事可能有點難度,但是可以從孩子平時興趣愛好著手,孩子愛好的事情,做起來更加喜歡,更容易讓孩子樂此不疲憊。
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特別興趣愛好,對自己愛好的事,能自己拿主意,自己解決困難,脫離依靠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久而久之,那些做事耐心和經歷就是孩子最好的收獲。因為對于孩子來說,鍛煉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形成了一種能力和養成好的習慣。
3、鍛煉孩子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家長不要放不開,這種鍛煉對孩子收獲非常大。最好利用孩子節假日找一些有勞酬的事情做,不管得到多少錢,讓孩子自己去支配,讓孩子明白,不依賴家里,要經濟獨立,養活自己,就必須用能力掙錢。
在體驗中讓孩子努力改掉依賴的心里,能克服困難,自己才能獲得新生,樹立自己形象和人格。這樣的鍛煉,孩子將來不怕勞動,不怕受苦,能積極戰勝挫折,也會更加珍惜勞動成果,而不過份去依賴誰。
挫折教育的誤區
1、為了挫折教育,故意制造挫折
孩子在人生的成長之路上,如果你能夠多給他創造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去經歷,那么孩子就會感受到生活當中自然而然帶來的挫折和失敗。
我們不需要人為故意制造挫折,因為你故意制造的和他自己真實面對的是不一樣的。
2、注意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程度
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我們是要用不同的方法的,因為要根據孩子的承受能力不斷地調整。
3、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父母完全不管
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作為父母如果完全撒手不管,覺得這是在鍛煉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其實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幫助,他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冷漠。
我們需要讓孩子們盡量學會自己獨立處理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孩子的年齡段,要看他心智成長的能力抵達了什么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