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挫折,其實挫折并不可怕,它只是一個過程,還不是一個結果,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對待挫折,對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樣,我們得從小教育他們,那么怎樣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呢?
怎樣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
1、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的情緒。
比如,給予孩子擁抱或者親吻,用比平時更為親密的方式安慰孩子。
2、幫助孩子分析受挫原因,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幫助孩子找出友誼挫折的原因,如果孩子自己也有問題,幫孩子改正,鼓勵他主動與朋友去溝通交談,消除矛盾。
3、父母適時進入創造條件,幫助孩子。
若孩子友誼受挫是對方品格問題,那么家長就應該建議孩子終止友誼。同時給孩子創造條件,結識新朋友,比如:父母邀請一些孩子來家里做客,或者讓孩子參加一些興趣班,夏令營等。
還有一種錯覺,就是被批評,相信每個孩子都曾被家長或者老師批評過,面對批評,有些孩子能夠坦然接受,而有些孩子卻是情緒異常激動,不能接受。
孩子面對挫折父母該做些什么
1、和孩子一同面對
當孩子面臨挫折時,父母既不要一手包辦,幫孩子把問題解決,也不要直接安慰孩子,一味平復孩子的心情,更不應該為了鍛煉孩子就把丟在一邊,讓他自己面對這一切。
父母應該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給予孩子一定鼓勵的同時,再給予孩子一些引導和建議,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2、尋找問題的根源
當孩子面臨挫折后,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嘲笑孩子,要與孩子一起面對。如果遇到的問題比較嚴峻,簡單的指引不能給孩子啟示,那么父母應該嘗試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冷靜地分析情況,引導他們解決問題。
3、給予鼓勵和批評
當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能夠逐漸自己面對挫折解決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吝嗇表揚,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要給予批評,但要注意措辭,批評孩子不是打擊,要就事論事不對人。
當然,不管是批評還是鼓勵,父母都應該跟孩子說明白原因,讓他知道為什么。這樣才能讓孩子有進步,讓孩子能夠獨立地面對挫折,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