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造成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學習,就會出現孩子學習的時候粗心大意的現象。那么孩子總是粗心到底怎么改?
孩子總是粗心到底怎么改
1、讀題訓練
選用文字適量的解決問題題目進行朗讀訓練,觀察孩子第一次讀題時是否有漏字、別字現象,如存在可適當多讀幾遍。如第一次讀題時能夠較為準確的讀完整題目,說明孩子在做題時信息獲取階段能力達標。每天訓練兩個題目,一般一周后會有改善。
2、書寫訓練
對于書寫尚不規范的孩子可進行適當書寫訓練,每天兩個“橫式+豎式”計算或者”解決問題“列式+作答”訓練,書寫要求數字大小一致,間距合理,立正飽滿,可拍照記錄每天練習情況,每周回看,進行總結分析。一般兩至三周,可有改善,長期練習,更有裨益。
3、找錯訓練
家長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訓練孩子糾錯以及檢查的能力,可匯總一些類似題目進行訓練,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將孩子之前的錯題拍照記錄,每周拿出來進行更正訓練。
4、講題訓練
“能夠對別人講清楚的知識才說明自己學會了”,也就是費曼學習法。每天可選擇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讓孩子先準備再講解,講解完可復盤總結講解方法,也可以將孩子的講解錄成視頻,每周回看,這對于孩子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很有幫助。
孩子總是粗心的原因
1、習慣問題
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經常丟三落四,而且這些行為沒有引起太嚴重的后果,所以家長不重視,孩子覺得父母也沒有很認真,都認為是小事情,久而久之,粗心的習慣會滲透到學習生活中,如果不及時的修正,在將來的工作中,肯定會吃虧上當的。
2、知識的掌握
就跟孩子的名字一樣,從出生開始一直被喊名字,以后無論到哪里,聽到這個名字,潛意識就會去回頭尋找甚至出現先應聲的現象。那么孩子在學習中經常出現馬虎的現像,那應該是相應的內容沒有完全掌握好,所以才丟三落四。因此,還是應該在從小處從細節抓起,剛開始肯定很艱難,但只有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效的。
3、態度問題
有些孩子粗心是態度不認真,對學習缺乏責任心,敷衍了事,因而理解知識時囫圇吞棗,做作業時敷衍塞責,馬馬虎虎湊合著做完得了。
有的孩子之所以在學習上出現粗心的毛病,是因為他對學習不上心,感覺學習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家長應該針對這個原因,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