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父母,他們意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強勢教育”并非良策。試圖通過溝通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跟他們產(chǎn)生更多的共鳴。那么,如何和孩子溝通和教育方式呢?
如何和孩子溝通和教育方式
1、把孩子當成朋友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跟父母是平等的關系,自己被尊重了,他們才會有強大的自尊!他們感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被信任的個體,內(nèi)心才會強大有價值感!所以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不要大喊大叫,而是溫柔而堅定,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
2、信任孩子、贊美孩子
這樣的孩子安全感十足,他們知道自己會有一個支持他們的父母。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吝惜贊賞的語言!表揚也有技巧,不要一味地你好棒、你好厲害……可以把贊美的細節(jié)多講講,實質性的贊美更有用!
比如說:孩子,你今天寫的這個字,這個筆畫蒼勁有力,整個字體渾然天成,你的字寫得越來越好看了在這樣的贊美之下孩子以后會越來越注重把字寫漂亮!
3、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指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去做其他的事情,陪孩子玩耍陪孩子聽故事、陪孩子游戲……家長跟孩子是一體的,而不是孩子自己看電視家長自己去做家務!
和孩子溝通的小妙招
1、蹲下來
只有蹲下來,保持跟孩子同樣的高度,才能用他們的視線去看問題。看似簡單的動作,可是有太多父母,從來沒有嘗試過。很多時候,蹲下來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并且感受到他們的思考方式。
2、擁抱
很想問問父母:你有多久,沒有跟孩子擁抱過?都說中國父母的愛很含蓄,寧可用很多實際行動去表達,也不愿用言語去敘述,就連擁抱都覺得矯情。但是與孩子而言,擁抱是他們有限的理解范圍中,最好的一種傳遞愛的方式。尤其是在悲傷委屈的時候,父母的擁抱會在無形中給他們力量。
3、認真聆聽
溝通的前提,無非就是:你說我聽,我說你聽。可是有太多父母打著溝通的旗號,卻在行使著自己的權利。說好的溝通,最后成了父母的獨角戲,孩子壓根沒有機會開口說話。
這樣的溝通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方案情緒。任何時候,只要孩子在說話,哪怕是廢話,父母都要靜靜的聽完,然后再發(fā)表意見。
其實良好的溝通特別簡單,只要親子間有最起碼的尊重和理解,相信孩子都愿意跟父母聊天。就算犯錯的時候,父母也不要隨意貼上不好的標簽,因為標簽貼久了,真的就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孩子。
總結:試著蹲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讓他做個敢于表達自我的人。未來的人生路太長,只有學會勇敢表達,孩子才能努力的爭取屬于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