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最為叛逆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都很自我,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對的,父母的教誨往往會讓他們產生抵觸、反感情緒,那么,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1、少嘮叨
叛逆期的孩子最不喜歡父母在他面前嘮叨,因為他們覺得他們什么都懂,根本就不需要父母的說教。所以,這段時期,家長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嘮叨,有什么事就言簡意賅,把需要表達的中心說清楚就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不要像對待以前孩子那樣嘮嘮叨叨說不停,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2、信任和尊重孩子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已經形成了強力的自我意識,在這個時期,他們渴望父母能夠尊重他的隱私,相信他有能力去戰勝一些困難。如果你希望和孩子在這段時期過得很愉快,就請家長們多信任自己的孩子,給予孩子基本的尊重。
3、父母要放下家長的姿態,拿孩子當朋友
很多家長聽到孩子提要求就火冒三丈,看到孩子沒在學習就一頓訓斥。孩子正在叛逆期,你越命令他、呵斥他,他越跟你對著干。
如果你拿孩子當朋友,你想想你看到朋友跟你提要求不學習你會怎么說怎么做?態度肯定不一樣的。
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
1、總是太過嚴厲壓制孩子
有些父母希望望子成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比較的專制,總是以父母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反而會阻止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所以,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突然淘氣不聽話,很有可能就是被壓抑得太久需要情感的釋放。
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不是去否認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好好思考平時自己的態度和思想是不是存在著某些問題。
2、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好奇心
當家長的應該都知道,在孩子兒童時期,好奇心是最旺盛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極強的興趣的,看到什么東西都想上去碰一碰,看一看。
而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則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有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傷害,看到孩子碰一些東西就會指責孩子,不讓孩子亂碰。
但是如此只會讓孩子感到迷茫,沒有辦法分清事情的對錯,長期這樣下去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3、孩子開始形成獨立的性格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還太小,能力不足,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手包辦,幾乎沒有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其實這樣并不是孩子所想要的。
他們也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由于父母長時間的溺愛,讓他們越來越想要表現自己,想要變得獨立,從而就產生了反抗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叛逆階段,父母在此期間,不應該跟孩子“硬碰硬”更不應該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只會讓情況更糟,而是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傾聽孩子的內心,試著用其他方式來管教孩子,或許你能收獲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