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們成長到一定程度后,已經對周圍的人、事、物有了不同類型的了解和看法,而且,很多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愿意人云亦云,不愿意符合他人,包括父母在內,也不想毫無理由的順從了,因為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已經悄悄進入叛逆期了。那么,7—9歲兒童叛逆期有哪些表現呢?
7—9歲兒童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1、渴望獨立
孩子上學后,懂得了更多的知識,他們會渴望獨立,急于證明自己長大了。這時候他們會想擺脫爸爸媽媽的掌控,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喜歡自己拿主意,不服管教。
2、喜歡用批判、否定的態度對待家長
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旺盛,越不讓他接觸的東西,他越想接觸,喜歡用否定的態度對待家長的管教,家長的苦口婆心、試圖規勸,在孩子看來都是刻意說教。
如果家長無視他們的需求,或對他們的做法和觀點否定,他們都會用更尖銳、更極端的方式證明自己。
3、自我矛盾
這個時期的孩子像個“小大人”,可以自己解決一些問題,但也面臨很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矛盾造成了孩子叛逆。
一方面他們想擺脫“軟弱”狀態,一方面他們面對復雜的環境又不知所措。這樣的兩極沖突,導致孩子會用行動來宣泄情緒,比如大發脾氣、滿地打滾。
9歲兒童叛逆期表現
1、孩子自我意識進行第二次發展,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想通過自己做一些事情,獲得小伙伴兒們的認同。
2、不愿意讓家長拉手,不喜歡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衣服紐扣要自己扣,鞋帶要自己系,具有初步的自主意識,什么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不喜歡別人幫助他完成。
3、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特別需要尊重,渴望公平,不喜歡“大人能做的事我卻不能干”,不喜歡被指揮,被使喚。
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1、孩子在玩耍中讓自發性得到成長的。如果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過分地加以強制,孩子心情壓抑,不能感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愛,使孩子人格形成發展受阻。適當的給孩子一點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
2、培養孩子的學習意愿。缺乏學習意愿是自發性發育遲緩的緣故。家長應該反省一下,形成的原因是在于前期發展受阻,不能歸于孩子自身。更不要用打擊、誘導言語來說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學習,大了只能撿破爛了”,“不學習就沒有好出路”,這種說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現對于目的的錯誤判斷。
3、發覺孩子的潛能,認真地培養一項優點或特長。果家長們不認真去觀察孩子對哪方面有潛能的話,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特長,無異于飲鴆止渴,到頭來家長和孩子都會煩惱和痛苦。
4、父母要勇于認錯,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批評與建議。,有時我們家長應該適當傾聽一下孩子的批評與建議,必須要態度坦誠,勇于認錯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5、要給孩子正面樹立“好孩子”的評價標準。9歲是孩子心理成長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認真了解孩子的心事,及時與孩子溝通。
7—9歲的兒童,大部分已經有了很強的思考意識,這個階段如果不注意引導的話,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出現一種叛逆心理,導致與父母產生代溝,所以,父母需要懂得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與溝通,陪伴他們一起度過叛逆期。同時,這個階段也可以嘗試讓有他們獨立的空間,不能可以壓抑他們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