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數學的差異性是明顯的。知識量增加了。高中知識量多,相比于初中,高中一學期知識量相當于初中兩學期。知識的深度增加了,不光是書本上的概念與知識,課堂上還會補充一定量的習題和其他知識。那么高中數學應該怎么學呢?
高中數學應該怎么學?
1、課堂上跟教師的思路
教師的課堂蘊含一定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若學生能長久隨著聽,學生的思路、思維慢慢形成。倘若學生總以為自己會做幾個題目,就上課不注意聽講,那么思維能力成長慢,有可能不成長。
2、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是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理清哪些內容有疑問或看不明白,分別標識下來,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的心理定勢必將調動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積極思考
孩子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學生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4、做好課堂筆記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恒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注意和老師的交流,目光交流、提問式交流,都可以促進學習。
5、解決疑難
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拔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6、注意解法
高中更多的是解題的思維方式,所以對于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含絕對值不等式要求較高,這個要求主要體現在分類討論的思想上,而不是計算的復雜程度上,這也是步入高中的必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