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可能對于老一輩的人們比較管用,在現(xiàn)代社會,打孩子被認為是一種最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父母對孩子管理過于嚴厲,長期打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變得更自卑、讓孩子學會說謊,甚至讓孩子的叛逆情緒更加嚴重。
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
1、長期遭到辱罵的孩子會產(chǎn)生很自卑的心理,這樣的心理會讓他不敢嘗試,而選擇逃避,因此會變得越來越笨拙。
2、家長的辱罵會使孩子產(chǎn)生“我很笨,我做不了”的心理,從而放棄自我成長,自暴自棄,不愿意參與一切競爭。
3、長期的辱罵不但達不到效果,還會在孩子的心理慢慢的積累對父母的不滿、憤怒、狂躁等情緒,從而使孩子在感情上與父母漸漸疏遠,日后有可能發(fā)展成愁恨父母。
4、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fā)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5、迫使孩子說謊。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nèi)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可以打嗎
打罵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這種強硬的教育方式,或許會讓孩子變得聽話。
父母打孩子,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打孩子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叛逆期。在孩子不聽話時,不要和他硬碰硬,不要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更不要打孩子,等他冷靜后再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
一旦孩子逆反情緒越來越重,他總有一天會不懼于家長的打罵,甚至會選擇更加極端的方式抵抗,那么到時候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打罵可能管用,但是“治標不治本”,而這種錯誤的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影響孩子對親密關(guān)系的處理方式,影響親子關(guān)系的和睦相處,進而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不建議家長打罵孩子,家長一定要及時改變思路。
叛逆期孩子不聽話,家長應(yīng)該怎么引導(dǎo)
1、學會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像新學期孩子想要換一個新書包,但是你卻因為之前的書包沒壞為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但是這個書包已經(jīng)背了兩三年了,孩子的心情難免失落。
2、尊重孩子的意見。在孩子對事情沒有認知的時候,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是不正確的做法,聰明的父母應(yīng)該是先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印證自己的觀點,讓孩子直接看到哪個做法才是正確的。
3、把握好批評孩子的分寸。批評孩子也是一項很考驗父母的事情,批評太過度,孩子會覺得壓抑,可能下次逆反情緒更嚴重;批評的太輕,孩子就會以為沒太大事,還會一如既往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4、父母應(yīng)該樹立明確的規(guī)矩和責任。讓孩子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與此同時還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能夠自己擔負一些責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包容理解,換位思考。你要懂他,站在他那邊,支持他,讓他覺得你是他的朋友,你是懂他的。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與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