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不會的題目用手機查答案,尋找解題思路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一點不思考就去用手機搜答案,自然是不好的行為。慣性搜答案的行為一定要制止,不能讓孩子繼續下去,得讓孩子自己動腦筋,這樣知識點才能掌握透徹。
孩子經常用手機搜答案寫作業好嗎
這種行為并不好,不能讓孩子再這樣下去了,這樣子孩子根本就一點都不用腦子思考,遇到不會的就用手機查,然后抄上去。
孩子可以適當的用手機查作業,適當是有好處的,可以方便孩子學習,并且用手機查作業解題思路也很清晰,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學習,但是如果頻繁的用手機查作業,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甚至離不開手機查作業,也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無法自拔。
孩子經常搜答案寫作業的影響
1、長期手機搜題,會對手機產生依賴。碰到不會的題目,正常做法應該是自己深入思考。如果孩子知道,不會的題手機一搜就出來答案,那結果很可能就是,連自己思考的過程都省略了。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圖省事,不管簡單題還是難題,都直接在手機上搜答案抄。作業倒是都完成了,還能做對,家長開心,學生高興,看起來很是和諧。不過等到考試時,直線下降的成績就會說明一切。
2、長期手機搜題,會延長作業時間。學生還是未成年人,自制力比較差,面對各種誘惑時,往往不能把握好尺度。按理說,用手機搜題,不會的題都能很快解決,作業時間相對應該較短。
但實際結果是,越用手機搜題的學生,在沒有家長嚴格監管的情況下,作業時間越長。好不容易拿到了用手機的機會,孩子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搜完了題,借機再玩玩別的。等家長問時,孩子就會說,我還沒有搜完呢。
孩子不會做題,總是從網上搜索答案該怎么辦
1、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作業,告訴他這并不是一種懲罰,而且很多題目不會做也是正常的,但是要學會思考不會做的原因,教他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做題的目的不是為了答案,而是為了知識的增長。
2、家長要參與其中。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總是把作業當作孩子在學校學習的補充,只是單純的要求孩子自己去獨立完成,自己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美名其曰看孩子寫作業。
這顯然是不可取的。看孩子寫作業并不僅僅是看,而是要發現孩子在寫作業中的問題,并幫助其及時改正,而且要給與適當的鼓勵。通過家長長期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相信孩子一定不會辜負家長的期望。
3、監督使用的措施,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先讓其思考,翻找課本輔導書等,實在不會了再上網搜索,找到答案后不能讓他直接抄答案,而是給他時間理解吸收答案解析,然后再讓他放下手機,不看搜索出來的答案,嘗試獨立完成。
4、控制使用頻率,不能一遇到難題就搜索答案,應當先思考詢問,最后在搜索答案,規定每天可以搜索答案的最高次數,督促孩子預習復習,實在有難題的可以留著在第二天去詢問同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