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探索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如孩子學會偷錢,屢教不改,面對這種問題,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偷錢的危害,并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5歲兒子偷錢屢教不改
面對孩子偷錢,首先,家長千萬不可采用“審問犯人“的方式來“提問”孩子,或者強逼孩子認錯,建議用比較和緩的方式去“點”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清楚他們犯錯誤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導致孩子不承認和敵對的行為。
其次,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絕此項行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種東西而偷錢,而且比較合理,家長盡可以滿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經有一個手表了孩子還要買手表。家長可以“借錢”給孩子,讓孩子日后還,一來可以避免孩子偷錢,二來還可以養成慎重的購買習慣。
然后,正確引導孩子的欲望,父母可以通過觀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并告訴他怎么樣才能得到它。如果爸媽都置之不理,那孩子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獲取。那“偷錢”的行為,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
最后,嚴肅對待,父母應該讓孩子感覺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是不要給他太大的心理壓力,良好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感受和建議。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
1、想要的東西父母不給買,這個理由最簡單也最單純。很想要某樣東西的孩子多次拜托父母之后仍被拒絕的情況下,可能會被最原始的欲望所驅使,而導致他們去做這種偷的行為。這種情況一般是一些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對于法律和是非的把握還不強,比較容易被欲望驅使。
2、內心長期孤獨,孩子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和引導,只好以看電視電影及玩游戲來排解孤獨,把自己掉進游戲里,與游戲建立關系,憤怒和攻擊性在游戲的世界里得以發泄,從這個角度來說,游戲不是洪水猛獸,是替代了父母的一部份陪伴功能而己。
3、沒有金錢意識,作為一個15歲初中生男孩,無論從外表還是心理發育度,已早熟于同齡人,手里卻沒有一分錢的支配權。他只好更多躲進游戲里,在游戲的虛擬世界中,可以肆意攻擊對方、發泄了情緒,還可以獲得掌控權。
4、缺乏認同感,如果孩子總是缺乏這種認同感,孩子內心就會非常渴求這種認同感,從而選擇通過偷錢而獲得的錢,去取悅同學、討好同伴。
5、找不到自身價值,如果孩子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沒有興趣,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是什么,就容易沉溺在一些不良的嗜好上,比如需要用金錢來維持的網絡游戲,或者需要投幣的游戲廳等。
孩子偷錢難管教,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第一,從小培養孩子錢是干什么用的,它可以買世界上任何商品,比方讓孩子學會自己拿錢去超市買吃的,幫家長買些柴米油鹽醬醋茶,鍛煉如何正確去花錢,而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從小學會控制消費。
第二,讓孩子從小知道錢是用勞動掙得而不是大風刮來的,從小讓他參加勞動,比方掃屋地,倒垃圾,拖地板一些家務活,讓他感受一下勞動的辛苦,花錢時有所感受。
第三,培養孩子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人,一定要知道金錢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這樣,你就在慢慢培養一個可以讓子女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所謂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而已:當用不省,當省不用。
第四,清楚告訴孩子如何處理公私財產。如果你的子女當班級干部,你就要告訴他,公私財產要非常清楚。公家的錢一毛都不能動,私人的不夠可以跟家里商量,絕不能動用公款。
第五,引導孩子合理正確的消費觀念。從小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既要讓孩子知道金錢的重要性,另外還要教會孩子使用金錢的價值觀。我們努力賺錢,是因為我們熱愛生活,金錢最終是為我們所用的一把梯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