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是至關重要的,把握好課堂的學習,對成績的提高很有幫助,有時孩子在上課時,總是走神,那么家長可就要留意了,及時的糾正孩子,才能讓孩子學的更好。
初中生上課走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上初中以后進入正規的學習,孩子沒適應這個轉變,沒有養成規則意識和沒有形成的學習習慣,就可能導致做作業時還是想著玩耍,或邊玩耍邊吃東西。
2、有時課堂內容較為枯燥,而孩子又屬于比較外向和淘氣的個性。于是上課做小動作、說小話、玩,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聽課上。
3、在學習當中,初中孩子走神的現象大多是有消極的心理引起的。例如,一些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一些孩子和同學以及老師之間的關系不融洽等等。
初中生上課要做到全神貫注,集中注意力聽好每一堂課
1、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時要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兩分鐘預備鈴一響,就要迅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可以回憶上節課老師講的內容,也可以回憶預習時的思路和沒有解決的問題,由于一上課就想著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就會積極主動地聽講和思考。
2、不要讓孩子上課時鉆“牛角尖”的現象屬于注意力不能及時正常轉移的“走神”,比較普遍。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上課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有問題記下來下課再說,保持思維的靈活性。
3、家長可以教會孩子深呼吸。當注意力不能集中時,可以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來,反復做幾次,直到能再次集中注意力為止。
4、家長增強上課的目的性,讓孩子知道課堂中需要掌握的內容,并不時的提問。要帶著問題去聽課,家長要告知孩子課堂中有什么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其次要注意飲食和休息,按時規律吃飯,不要偏食,挑食,適當運動。
讓初中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徹底告別“偽勤奮”
第一、在了解孩子的情況下,真誠地去幫助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有學習能力,只是沉迷于玩手機,或者被懵懂的情感所困擾,那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控制玩手機時間,或者幫孩子正確面對青春懵懂的情緒。
第二、初中階段的孩子,是個小大人了,人生觀、價值觀等都初步形成了,但還沒有形成得那么牢固。這時候的孩子,需要人去理解他,去引導他。家長可以多問問孩子,他覺得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第三、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幫助孩子通過設定目標和計劃,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