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孩子上課容易走神,聽課效率低,成績上不去。一些家長更是頭疼不已孩子馬上就要參加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個轉折點中考了,孩子還有這些小學的“老毛病”。孩子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熱點問題。那么,初中孩子上課走神什么原因?
初中孩子上課走神什么原因
1、減少孩子心里負擔
孩子在初中這個階段,孩子一般都是在一個叛逆期。所以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家長溝通。這樣就導致了孩子心里有大量的信息,沒辦法去及時處理,累積在心里。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就要更加用心的去觀察孩子。引導孩子。而不能一味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走。家長給孩子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并引導正確的價值觀。
2、緩解壓力,勞逸結合
孩子小升初是一個跨段,突然從那種輕松的范圍一下子轉入到緊張的氛圍當中的話。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可以適當帶孩子旅游、運動等,要讓孩子釋放學習壓力,這樣孩子在回到校園有舒適的學習環境和愉快的心情。
3、同一件事家長不要反復提醒
家長對孩子交代事情只講一遍,其實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因為課堂上的知識點,老師只會講授一遍,如果孩子習慣于一件事反復聽父母講好幾遍才記住,孩子在課堂在聽老師重復知識點,可能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所以,當家長有事情要交代給孩子時,最好是能先提醒孩子,家長只說一遍,讓孩子專心聽好并完成。
4、逐漸延長專注時間
研究表明,各年齡段孩子注意力穩定時間分別為:5-10歲20分鐘,10-12歲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因此家長在給孩子設定學習時間時,最好能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為孩子設置過高的學習目標,家長應該視孩子情況而定,將學習時間慢慢從5分鐘延長到10分鐘,再延長到15分鐘、20分鐘,并對孩子的良好表現及時給予稱贊。
5、相信孩子,給予孩子心理安全感
孩子現在受制于成績下滑的影響,內心已經喪失了小學時的心理優越感,家長必須要正面引導和激勵孩子。家長要告訴孩子目前遇到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孩子想獲得好成績,必須要靜下心來,按著計劃去學,跟著老師輔導的節奏走。相信孩子能真正找到學習目標,找到自我。
初中孩子上課走神什么原因,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是常見的事情,但讓孩子從挫折感中走出來,并不太容易,這時需要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才能激發孩子樂觀的生活與學習態度。家長教導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課堂減少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