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太老實了,總是被欺負,其實孩子們之間的沖突大多數都是沒有惡意的,以積極的、正面的態度看待他們的沖突,孩子們的沖突消除了,他們也因此獲得更多交往的技巧,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孩子老實總被欺負怎么辦
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有禮貌知退讓,但是當家長發現孩子這種老實性格居然在外備受欺負的時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家長會擔心孩子受欺負,卻沒意識到,孩子如何面對“欺負”,如何在被“欺負”中學會跟同伴自如交往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間的交往,并給孩子創設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讓他在集體生活中習得規則,掌握與同齡人的相處之道。同時要主動介紹他認識親朋好友家跟他同齡的孩子或街坊鄰居間年齡相近的玩伴,創造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機會。孩子實戰經驗越多,越容易掌握人際交往規則,增強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家長絕對不能代替孩子解決人際沖突,但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孩子因勢利導。在引導孩子時,要注意不能讓孩子能忍則忍,那會讓孩子變得懦弱無能。也不能鼓勵孩子以暴制暴,以牙還牙,那會助長孩子。重點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技巧上的引導。
太過老實的孩子有什么特點
① 不懂得拒絕別人。
當孩子遇到別人的請求,很多孩子都是不懂得要如何去拒絕別人,甚至在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事情上,也不能夠很好的拒絕別人。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其中夏東海一家作為孩子的家長,在遇到新搬來的鄰居借東西時,總是不好意思拒絕,久而久之,家里的很多東西都被鄰居借走了。
這就是不懂的拒絕別人請求的危害,導致了自己不便利,而別人只會看著你好說話,更加過分的去要求你。
② 不會去競爭。
太過于老實的孩子,覺得在和別人競爭的時候,都是對對方的一種傷害,自己的心理上的那一關過不去。當遇到需要展現自己的時候,害怕和別人爭取,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種不愿意去競爭展現自己的性格。
③ 不敢主動的表現自己。
老實人總是特別的在乎別人的感受,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很容易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因此,也就導致了很多孩子不愿意主動的去表現自己,會把自己給偽裝起來,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情緒。
孩子被欺負了怎么辦
別拿成人的心態面對孩子
當孩子們之間發生爭端時,他們常常會一方顯得比較強勢,而另一方顯得比較弱勢。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就想著要去維護那弱勢的一方,打壓強勢的一方。
比如,當某個孩子“欺負”另一個孩子時,我們會想當然地認為一定要很嚴肅地處理這個事情,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要督促他懂得尊重他人,以為這樣就可以糾正那個欺負別人的孩子的行為,同時也保護那個受到欺負的孩子的心靈。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方式不見得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達到我們預期的結果。
給孩子可以自己解決的機會
大量的事實表明,如果沒有成人的參與,孩子們之間發生了爭執,在打鬧過之后,他們自己能更快平復,并重新設定游戲規則,進入下一輪的游戲。
但是如果成人不恰當地參與,就有可能引導孩子的游戲走偏。而且,爭執并不一定是壞事。爭吵是一種語言競爭,在爭吵的時候,孩子必須選擇流暢、簡練、有說服力的語言駁斥對方。
此時大腦思維活躍,有益于孩子逐步學會分析、綜合、演繹、歸納等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性,刺激語言的發展和大腦的發育。因此,孩子間有爭執時,家長不必急于去調停,給孩子們機會自己解決爭端,并從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