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總是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孩子,孩子理應對父母感恩戴德,對于孩子突然討厭自己的行為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但其實孩子排斥父母的行為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時,家長要學會放松心態,以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孩子為什么會討厭自己的父母
1、父母強大的控制欲。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其實并非孩子不懂感恩白眼狼,而是愛的方式錯誤控制欲太強,導致孩子反而叛逆想逃。
2、過度溺愛。父母事無巨細地包辦孩子的生活,讓子女失去的是感恩的品格,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別人給予的關心幫助本就屬于應該。同時也讓子女失去的是獨立生存的能力,從而在自己生活中屢屢受挫后,就會埋怨甚至恨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溺愛。
3、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會說,孩子根本不會和自己記仇,就算是父母非常嚴厲地教訓了孩子,孩子哇哇大哭,他們還是會不計前嫌地伸手求抱抱。
但其實表面上孩子不記恨家長,但孩子內心或許早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每次父母向他大喊大叫,就會透支一些他們儲存的安全感,就會對父母更畏懼,更失望一些。
4、父母總是不理解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是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任何技能都是從零學起的,有時候雖然他們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但他們已經有意識地想要幫助父母。最終的結果就是幫倒忙。
面對這樣的誤會,家長只能看到結果:孩子又闖禍了,不去考慮孩子內心出發點是積極友善的,時間一長,孩子也知道被誤會的感覺不好受,或許就會造成極端的情緒表達。
當孩子表現出討厭自己時,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處理好親子之間的關系。面對孩子的叛逆和不服管教的行為,許多父母會因為無法容忍孩子的行為,對孩子進行更為嚴厲的要求和懲罰,這就使得親子之間的關系變得十分糟糕,父母和孩子之間找不到一個正確的相處方式。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不要太過激進,不要因為激烈的語言容易與孩子發生爭吵,此時爭吵容易造成親子關系的破裂,給孩子內心留下陰影。
2、用耐心引導孩子。這時候的孩子脾氣就像火藥一樣,容易被某句話就點燃和激怒,面對孩子暴躁的脾氣,需要父母用溫和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進行引導,與孩子慢慢的進行溝通,才能夠讓孩子愿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3、父母給孩子樹立正面榜樣。孩子表現出討厭父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和行為,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粗暴行為時,父母要注意對自己日常的行為進行反思,看看是不是自己日常中的言行有不正確的地方,對孩子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當父母的言行舉止變得正確時,會重新梳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此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更容易產生作用。
孩子們最討厭父母的哪些行為呢
1、父母過度干涉,過度束縛,讓孩子感到壓抑。
2、指責型父母,總是打擊、貶低孩子的自信。
3、攀比型父母,總喜歡將孩子跟“優秀的同學”比較,進一步打擊孩子自信心。
4、言而無信的父母,總是畫大餅,卻不兌現。
5、說一不二,從來不尊重孩子的意見。
6、對孩子缺少關愛,讓孩子長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